【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序(三)御窑之魂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7-08-17 08:15:13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古窑讲堂
2004年,我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最近,我的朋友严钟义先生说:“一切科学到了最高境界,就是哲学和艺术。”哲学探讨规律性,艺术追求真善美。科学的研究,既通往规律性,又通向真善美,向科学的最高境界攀缘。鉴于此,我将与御窑之缘作为本书的开笔。
2
序(三) 御窑之魂

御窑千年的历史表明:中国瓷器文化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不是姓“黄”而是姓“新”,就是不断创新。创新,既是御窑之魂,也是瓷器之魂。在这里,我想起朱熹的《观书有感》,诗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诗旨趣是“言日新之功”。诗分四层,因果递进:因源头活水,方渠清如许;因渠清如许,才光影徘徊;因光影徘徊,故方塘如鉴。所以,朱熹这首诗的精粹就是“活水”,也就是“日新”。正如《礼记·大学》引述商汤之盘铭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御窑千年,贵在求新。由此,我联想到“御窑千年”的历史文化,在精美瓷器的背后,隐藏着的精华是“新”,就是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技艺创新、产品创新!创新,既是中国瓷器文化发展之动力,更是中国瓷器文化绵延之生命力!宋代的青白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元代的青花瓷和釉里红,一改单一颜色瓷器的局面,而开创彩色瓷器的新境界;明代的斗彩、五彩,争奇斗艳,色彩缤纷;清代的珐琅彩、粉彩,各种色彩、各种绘画,都可以纵情而灵动地展现在瓷器上——在国内一马当先,在世界独领风骚!

为什么景德镇能成为中华瓷器之都、创新基地?为什么这个创新基地窑火千年、长盛不衰?这是应当思考、研究、总结和回答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为今人提供历史的经验、智慧的启迪。

缘此,粗思浅述,兹举四点:

其一,形成重要创新基地。《荀子·劝学》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土成山兴风雨,积水成渊生蛟龙,就是搭建一个创新平台,形成一个创新生态。清乾隆时的景德镇,督陶官唐英说:“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景德镇成为瓷器创新基地。

其二,汇集大批创新人才。汇集宫廷画局(或画院)的一流绘画、书法名家,结合民间一流的制胎、修模、彩绘、上釉、窑火等能工巧匠,使得景德镇瓷器生产的每个环节均有优秀创新人才从事生产,各种人才之间又密切配合。如制瓷修模之名匠,唐英《陶冶图说》言:“景德一镇,群推名手,不过三两人。”可见制瓷人才、创新人才之难得、之可贵。

其三,充实丰盛创新资金。要想成品创新,必须加大投入。每一件创新瓷器,都要有大量投入。其时,创新产品的资金,从国库、内帑、关榷、盐商、捐纳等多方面筹措,保证了创新瓷器的投入和运作。国盛瓷则盛,国衰瓷则衰,在皇朝时代,瓷器的盛衰折射着皇朝的兴替。

其四,构建一流创新体系。皇帝谕旨创新要求,臣工按旨慎勤落实,各方各面,互相配合,尽心尽力,厥职完成。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未做,能别人所未能,成别人所未成,烧造出新奇唯一、空前精美的瓷器。

创新思维可鉴,创新瓷器更美。

100.jpg

 
分线
主讲:阎崇年
执行:一把火
萌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