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上的china”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小鱼儿  发布时间:2013-12-27 15:40:33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这位画坯的师傅,是景德镇古窑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汪申芳

 

 

画青花,俗称“画坯”

  汪申芳今年51岁,18岁开始学徒,30多年来专攻青花纹绘制,画笔运用自如,线条如行云流水,一只茶花碗的文饰绘制只需25秒。她的绝活是一手旋转碗,一手绘制,中间没有任何停顿,一笔画出一个圆圈。
 

 

汪申芳的拿手绝活“一笔成圆”


  茶花碗俗称渣胎碗,它是用青花料在坯胎上绘画,打青花箍或写青花字,最后上釉烧成。用画笔蘸着青花料在坯胎上作画,是青花瓷器工序中最美的一处。长年的画坯使师傅的手都已经有些变形了。

 

 

  正在绘画着的师傅,眼前的情景让人想起了《我在景德镇等你》的歌词:沉韵的伏笔染刻了传奇 前世心思化今生的胎记……

 

 

我在景德镇等你一眼就能认出你
当年的落款烙在了我心里

 

 

青花瓷的代表性传承人徐玉闺

 

  徐玉闺的母亲从事画青花(传统手工制作)历经五十余年,她从十岁开始跟随母亲学画传统工艺,已30余年。徐师傅凝视着眼前的九层葫芦瓶,心无旁骛。

 

 

  而徐师傅下笔那一刻,眼神中的关爱却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如果要给“匠心”这个词找到一个物化的解释,那么已经找到了。

 

 

徐玉闺画好的葫芦瓶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