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日古窑专栏】众说古窑
“走进景德镇古窑,沿着青石板小路前行,粉墙黛瓦、江南仿古建筑,或隐现于青翠山林,或倒映在清溪湖面,感受着那一份远离了城市喧嚣的宁静。步入古窑,脚下是几处瓷片铺成的小路。散落一地的碎瓷片,拂去岁月的积尘,依然光洁莹润。每一枚破碎的瓷片,都珍藏着一段燃烧的记忆,凝聚着一名普通窑工的名字。”四川的张小姐用极具文艺的词汇在笔记本上这样描绘到,娟秀的小字记录下了独属于她对古窑的情。
哇塞,这里到处都是陶瓷!”来自抚州的曹小姐发出一声惊呼。
显然,这里的陶瓷文化让初临此地的曹小姐大吃一惊,虽然此前也听闻过一些关于古窑的描述,心中也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但是,真正的踏上这方瓷土,还是实实在在地震撼到了她。
景德镇因盛产瓷器而成了“都”,倘若说景德镇是瓷器的海洋,是瓷器的王国,那古窑就是这海洋的源头,是那王国的根基。徜徉在景德镇的街头巷尾,可见通街的店铺几乎一色的瓷器。贸易市场、街头地摊也都摆的是瓷器,身在其中、犹如走入瓷器的世界。抬眼俯首全是瓷,盘碗碟勺、瓶坛壶罐、青瓷釉瓷、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定会让人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那不绝的传承的体现,是古窑中的艺人用生命将祖宗的瑰宝接续。
瓷的玲琅,让游客目不暇接;工艺的复杂,更是让游客唏嘘。当赞美之词溢出;惊叹之言不绝;流连忘返已是每一位来到古窑游客最真实的状态。无数人对这一方瓷土的热爱已然无以复加,于是便有才华横溢的游客开始用诗来吟唱,“奇瓷神韵景德镇,巧手慧眼靡久欣。古时粉彩把段位,窑前一抹千年前。”
这就是是古窑的力量,这更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不能只靠观赏的,而是要细细品味。来自内蒙古的张先生表示,“像古窑这种有着千年文化气息的地方,多少人多少足迹多少艺术在这里交融,这次来古窑民俗博览区发现了许多中华文化在这里交融,并巧妙地融合在瓷器上,令人心声敬畏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