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家文博研究员周荣林:历代瓷窑复建复烧将更好的传承保护传统手工技艺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小鱼儿  发布时间:2014-08-19 08:25:2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近日,景德镇明清御用窑“爁熿窑”挛窑技艺在古窑民俗博览区在展示。继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清代镇窑复建复烧后,又一座历史窑炉被复建。历史窑炉复建复烧有哪些意义?记者专访国家文博研究员,古窑民俗博览区文化顾问周荣林。


  “对景德镇手工投资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营造技艺,要怎么去保护他呢?”周荣林说道:“就是要用生产性的手段来保护她,若没有生产,那些手工制瓷技艺都要消亡,所以,古窑民俗文化博览区作这一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示范基地,将复建复烧历史窑炉作为传承手工制瓷技艺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些工人通过多年的学徒、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才成为一位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师傅”。但是如果没有这种生产活动,那么关于手工制瓷的技艺,像挛窑、烧窑等传统技艺就要失传。事实上,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师傅们过都会带徒弟。如果没有生产,老师傅的手艺也会生疏,带徒弟根本无从谈起。


  所以生产性保护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式,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保护效果,我们在这个古窑民俗文化博览区里面有计划的复建一些典型的历史性的柴烧瓷窑,并且定期的进行复烧,自然就把挛窑、烧窑等技艺传承下来了。


  “从2009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复烧历代的典型瓷窑,然后逐年复烧明代葫芦窑,元代的馒头窑,宋代龙窑等。到2013年,又开始复建复烧御窑厂特有的一系列瓷窑“六式窑”,所谓六式窑,就是有着六种不同功能的窑,分别为青窑,龙缸窑,风火窑,色窑,爁熿窑,匣窑,其中青窑是烧制小件青花瓷的,龙缸窑是专烧大龙缸,风火窑为综合性烧制窑炉,色窑烧制高温颜色釉瓷,爁熿窑烧制低温色釉瓷,匣窑专烧匣钵。


  第二个意义符合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历史上的瓷窑遗址,因为历史的原因而只剩下一些残体。现在我们把传统的典型瓷窑都建起来,烧起来,这样既宣传我们祖国优秀传统的灿烂文化,又丰富了景区的景观,把文化和旅游业高度的融合起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旅游的发展。

 


  说到将来,周荣林还谈到,“古窑民俗博览区还有新的计划,就是将各种不同燃料的瓷窑都逐渐复烧起来,以后我们这里将是一个最典型的,最具规模性的瓷窑博物馆”。
我们了解陶瓷,就一定要了解窑炉,因为瓷器是泥与火结合的艺术,窑炉是和陶瓷共生的,有了窑炉博物馆,就可以让人们更好的了解窑炉的发展历史,同时也了解到曾经辉煌的中国陶瓷历史。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