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国庆微直播】第六天,古窑,魅力让人着迷!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小鱼儿  发布时间:2014-10-06 08:37:0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阳光,透过参天大树,投射出地面上的斑驳。道路,婉转绵长,若用风景园林的术语,一步一景恐怕是最能体现古窑柴路魅力的词语了。悠悠步行一会儿,陶醉在迷人;绿景中的有人,眼前突然一亮,幽深隧道之感瞬间消失,迎面出现的便是一个充满神奇瓷韵的地方。


  也许,这也意味着,探秘,从此刻正式开始。

 


  曼妙


  涓涓细流的水声下,幽幽传来阵阵悦耳之音。循声而望,水中一座亭格伫立,《喜洋洋》的欢快乐音,就是从这里传出。


  走在通往水上亭台的长廊上,小巧、自由、精致和写意可能这四个词最能体现现在这条长廊给人的感觉。拱门、雕窗、岸边垂柳,无一不体现出了这里满含江南风情,宛如娴静处子般,卧坐水边,娇花照水而自赏。

 


  几经周转,来到水上亭台之前,一位女子,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像花中仙子,引人注目。一曲《茉莉花》,在所有以瓷为乐器的吹弹下,体现出了这里独特的瓷韵。踏着音符,曼妙轻扬,在座游客目不暇接。曲毕,舞停,掌声雷鸣。


  一座静若处子的水中亭格,一位舞姿曼妙的女子亭中蹁跹,几曲瓷乐让人意兴阑珊,此情,怎叫人不流连;此景,怎叫人不忘返。


  神奇


  “嗡……”一声声奇特的响声,冲破人群的包围,冲入耳中。这是什么在响?

 


  挤进人群,探头而望,一只茶花碗在一位老艺人手中,嗡嗡作响,碗还会发声?


  “走一走,看一看,会唱歌的茶花碗!”随着老艺人的一声吆喝,才知道,原来真的是老茶花碗在唱歌,虽说声音不算悠扬,但是却在最常见的其屋中发现它的神奇,这便是难能可贵之处。


  “首先,先将你的手放在清水中洗干净,然后再将洗干净的手放在毛巾上擦一下“老艺人说,”对,就是,这样,不要太干。然后将手指放在茶花碗的口沿上,慢慢的沿着口沿转动,就会出声了。”


  听从老艺人地指导,将手洗净、擦干、顺着口沿转动,碗中渐渐发出响声,虽不是很响,却也让人倍受鼓舞。也许正如古语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想要让神奇的茶花碗尽显魅力,还需要买一只回去,好好把玩。


  童趣


  “你看我画的小人,好看不?”一声稚嫩的询问,将思绪从流连中拉回现实。


  循着小孩子的手指方向,一副画面映入眼帘,画中是一位蓝发绿眼的姑娘,头上戴着绿色的树叶,穿着绿色的裙子,而背景却像是蓝色的海洋。也许我们并不知道这幅画代表着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她心目中的颜色,这是她想表达的一种童趣。

 


  从拉坯到作画,在陶人画舫中,孩子们纵情欢乐,体验瓷都中另一种风情,因为这种风情,孩子们亲生参与了,那便独属于他们。


  也许,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的颜色,那是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在瓷盘上绘画出来,也许是他们在向成年展示他们的内心,展示他们的童趣。


  文化


  央视4套《国宝档案》6集揭秘千年窑火,全国热映掀起文化寻秘之旅。

 


  从入门开始,便是文化长流的开始。七十二道工序,辗转千年,传承不熄。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清代镇窑、明清御用窑,沿循这些窑炉,去探寻文化在时间长河中留下的痕迹。


  而古窑,为了让沿着历史足迹一路寻来的人准备了一份厚礼,仿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朱明去此弗甚遥,宣成雅具时犹见。寒芒秀采总称珍,就中鸡缸最为冠。牡丹丽日春风和,牝鸡逐队雄鸡绚。金尾铁距首昂藏,怒势如听贾昌唤。良工物态肖无遗,趋华风气随时变,我独警心在齐诗,不敢耽安兴以晏。”


  从这首清代乾隆丙午御题仿古鸡缸杯诗中,可以知道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成化以后二百多年的清代乾隆时期还能依稀见到,并被尊为成化制瓷中的最成功之作,乾隆皇帝不仅让当时的御窑厂仿制,还题诗作志。


  由此可见这个杯子的历史意义,而这个杯子,则是在这些历史窑炉中诞生。


  曼妙、神奇、童趣、文化。这让今日古窑魅力无限,这更让来古窑的游客,流连忘返。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