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明星:一只会唱歌的碗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窑窑  发布时间:2015-07-16 10:11:34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2014年9月7日,景德镇古窑“老茶花碗”荣获“2014江西旅游商品博览会一等奖”。景德镇古窑“老茶花碗”作为一件极具陶瓷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老艺人完全延续古法,经过一道道工序制作成型,是鼎具中国风瓷都味的特色旅游商品。老茶花瓷碗,一只会唱歌的碗,一只肩负使命的碗,一只传承古窑文化的碗。


  从一堆瓷土幻化成青白相间的经典“老茶花碗”,本身就是一段神奇的经历。揉泥、拉坯、印坯、利坯、画坯、施釉……一只只瓷碗就这样从景德镇古窑景德镇古窑手工制瓷作坊的老艺人们的手中慢慢成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老艺人一生就做这一项工序,拉坯的一辈子拉坯,画坯的一辈子画坯!就如这些“老茶花碗”上的纹饰一样,看似平凡的青白相间,却也是那般深刻而隽永。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参观古窑体验手工画坯


  而“老茶花碗”的来历,也是颇有由头,究其说法,也是众说纷纭。


  有的说,渣胎碗画面最早是阿拉伯字母,用引进土耳其颜料-穆罕默德(穆斯林创始人)普蓝画的。色泽青黛,古朴,庄重,深受穆斯林的喜爱。他们遇婚丧喜庆,要在清真寺举行礼仪,而用写有阿拉伯字母的渣胎碗,就成了他们民族、宗教的生活习惯。穆斯林能用上写有阿拉伯字母的渣胎碗,是对真主的虔诚,也是一种享受。清真寺珍藏它,用来纪念穆斯林的创始人。直至今天,西北、沈阳和北京中街清真寺也都藏有景德镇的渣胎碗。

 


  有说是早在宋代,安徽省繁昌县柯家寨就是一个烧造瓷器的地方,史称“繁昌窑”。明朝万历年间,有一次他们偶然烧出一件色如玳瑁,形如寿翁的瓷器。地方官吏便忙不迭地进献给神宗皇帝。皇帝大喜,下旨要“繁昌窑”再烧造一百件同样的瓷器。瓷工们知道大难临头了,纷纷携家外逃,有些就跑到了邻省的景德镇,仍操旧业谋生。


  因为初到景德镇,人地两生,又缺资财,只好利用坯坊中清出的下脚废料做些粗瓷碗,再画上青花去烧,藉此卖钱糊口。他们虽流落景德镇,但念念不忘家乡,因而在瓷碗坯胎上挥画时,就以“柯”字为师,以作贞示。字越写越草,图也画越脱形,以至于有人说是“刀”字纹,有人说是“茶花”纹;有人说是“秋苇”纹,有人说是“蔷薇”纹。这种由青花的粗细线条勾画点撇的抽象纹式,谁也看不懂,所以在江浙一带称之为“鬼画符”。然而繁昌人却能解读其中之谜,它传达了“唯有山茶偏耐久,两地蒹葭昨溯伊,东风且伴蔷薇住,青白无言告家翁”的游子情愫。就连明代大画家徐渭也评论说这是“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毫无烟火酸馁之气,实乃为书画一体之绝妙文章”。“迨草书盛行,乃迨始有写意画”。因此,有专家认定,渣胎碗之谜,诠释即在其中,“灰可器”也应正名为“徽柯器”。

 


  还有说是景德镇一家大坯房的老板,发现自己的坯房里每个月都有许多泥脚料、坯脚料被清理倒掉,觉得很可惜。于是,就交代瓷工们将这些下脚废料收集起来,用有杂质的下脚泥做坯,用釉果加三灰做釉,烧窑时放在最旁边,做一些粗瓷碗作为福利发给瓷工,此举受到景德镇广大坯房老板和窑老板的效仿和推崇。从此以瓷器作为瓷工福利的规矩自然形成,直到景德镇陶瓷企业改制才逐渐消失。


  渣胎碗上的“刀字纹”作为一种特殊的装饰图案,是一种快速绘画的图案,是应运普通百姓对实用器皿的需求而产生的。因为正统的青花图案,绘制难度大,而且绘画的师傅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才能从业,普通百姓很难承受,但白瓷又显苍白,所以为了让白瓷看起来不要那么单调,又能够快速绘成,适合大批量高速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于是产生了“刀字纹”青花图案,从而成为了古代民窑的代表作品了。

 


  今天的古窑明星“老茶花碗”,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是乡土文化最好的结合,最具有代表景德镇灿烂陶瓷文化意义的珍贵纪念品。近年来景德镇古窑对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传承和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备受关注,承载“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使命!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