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欲迎“瓷博会”再次复烧镇窑,助力《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专题片拍摄!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窑窑  发布时间:2015-10-09 11:09:4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2015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进一步弘扬陶瓷文化,打造瓷都特色品牌,古窑民俗博览区将在瓷博会期间上演 “窑神童宾大型青铜像落成揭幕仪式、景德镇清代镇窑复烧点火暨景德镇明清御用龙缸窑开窑”等系列主题活动,旨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扮靓瓷博会。

 
  近日,古窑景区开始为瓷博会期间古窑系列活动预热,今天上午清代镇窑开始满窑,将在10月19日上午点火复烧,同时我们也再次迎来了《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专题片摄制组,他们在古窑拍摄清代镇窑满窑,此次在古窑拍摄将一直持续到瓷博会期间拍完复烧的盛景。
 
 
  《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专题片是国家非遗数字化保护项目,自5月25日在古窑民俗博览区开机以来,便进入正式拍摄阶段。在全国文化遗产日期间,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鹏就带领摄制组团队,在古窑景区取景拍摄。拍摄期间古窑景区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的拍摄工作,满足一切要求,力争展现最好的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
 
 
  由于拍摄内容涉及较多,包括挑坯、装坯、满窑,按照清代督陶官唐英《陶冶图说》的相关记载,还装了一匣钵青花料原矿,封好,埋入窑地准备煅烧。手工制瓷的工艺的各个细节及作用都会在片中呈现。
 
 
  为了拍摄满窑过程,既不影响满窑进度,又能拍到想要的镜头,于是借用满窑用的大码架,绑上机器,高机位拍延时。
 
 
  此次拍摄内容丰富而繁杂,工作量巨大。有体力脑力上的挑战,更有技术上的挑战。摄制组攻坚克难、连续奋战,在质量和细节上下工夫,力求把这部纪录片拍摄成为兼具人文特质与观赏性的精品纪录片。“此次拍摄采用全高清拍摄,画面质量基本达到央视的播出要求。拍摄角度多样,观众可以在水陆空各式镜头中零距离感受传统制瓷技艺。”专题片导演郑筱卿告诉记者。一部片子通常“三分拍,七分剪”,后期剪辑在制作一部优秀片子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负责整个专题片后期制作的陶瓷学院副教授王万兴介绍说:“由于部分镜头无法通过拍摄影像再现,需要借助大量二维、三维后期特效。但技术的作用只是帮助解析,灵魂是表现瓷工的智慧,展示瓷艺的精深。”
 
 
  “该纪录片的拍摄工作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鹏介绍道。前期拍摄完成后,将进行后期整合剪辑,成品将是一部注重还原细节和深度解析的纪录片。
 
 
  据了解,《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专题片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之一。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淘汰,部分传统制瓷技艺已经不再运用而濒临失传,部分工艺也因运用极少而难以传承。为完整保留千百年来我市极其珍贵的传统制瓷技艺,根据文化部关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的项目要求,市委宣传部和市广播电视台、市非遗保护中心共同组建了《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摄制组,并成立了由景德镇陶瓷学院、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的部分专家学者和陶瓷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共同承担起传统技艺的数字化保护工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