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瓷技艺:一门手艺养活一座城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窑窑  发布时间:2015-11-22 08:57:3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 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一根木棍搅动千年,一门手艺养活一座城。”说的便是景德镇传承千年的手工制瓷技艺。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 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难以企及的。
 
 
  景德镇自五代开始制瓷, 及至宋代, 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产瓷区之一, 窑业规模宏大,呈现出“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象,到元代设官窑机构——浮梁瓷局,明、清两代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并存。它经历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五代时工艺落后,瓷坯装烧还没有使用匣钵,采用的是支钉叠烧法,故废品较多,美观较差。到了宋朝,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初步建立。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普遍采用拉坯、印坯、利坯、挖足、施油、荡釉等技艺制作瓷坯, 再采用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进行装烧。到元代,又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绘技术。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发展,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细节,尚不能尽也。”手工制瓷技艺体系基本完善,采矿、淘洗、制不、练泥、陈腐、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烧窑、画红、烧炉、选瓷、包装等工序坏环紧扣,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 各方面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至此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千百年来,景德镇以瓷立镇,城围瓷砖,这安身立命的专注,让一座城与一项艺术在传奇中发酵。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明清御用窑、风火仙师庙、瓷音水榭……景德镇将自己的风土人情统统都打上了陶瓷的烙印。
 
 
  “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说的就是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在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古窑民俗博览区。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位非遗传承老艺人,现场展示手工制瓷的一道道工序。揉泥、拉坯、印坯、挖足、利坯、画坯、施釉……道道工序都滴淌着瓷工的汗水, 凝聚着瓷工的智慧, 昭示着千年瓷都非凡的文化底蕴。
在景德镇, 清代镇窑是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具价值的古代瓷窑。镇窑是烧制特色传统瓷,尤其是颜色釉瓷最合适的窑炉。镇窑以松柴为燃料,对于火候的控制,有极高的要求,当地人用“三年出一个状元,十年难出一个把桩师”来形容对窑火的把握之难。景德镇的手工制瓷技艺代代相传, 或父传子,或师传徒。这窑火里的一切,由时间来上色、淬炼,却需要手艺来成型。窑火难测,在景德镇却能历千年不熄。
 
 
  景德镇人世世代代以手艺为荣, 千年守望、生生不息。古窑非遗传承老艺人们用他们毕生的心血与坚守,在这条世界上最古老的制瓷生产作业线上传承着古法制瓷技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