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深入古窑考察调研,对非遗传承人赞不绝口!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窑窑  发布时间:2015-12-16 09:35:1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12月16日上午,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迎来了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一行。铁凝主席在景德镇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剑平和景德镇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余志华的陪同下一同深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铁凝主席此行就如何将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全面把握基层文学工作情况在古窑考察调研。

 

 
  在考察过程中,铁凝主席在古窑景区的窑神童宾青铜像前,被讲解员说的童宾的故事所感动,她说在童宾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崇尚技艺,舍身取义,敢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与美德,中国需要这种正能量。
 
 
  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炎生老师傅密切交流
  当走到古窑传统手工制瓷作坊时,铁凝主席亲切的询问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炎生老师傅有关工作和传承的情况。她对王师傅的精湛技艺赞不绝口。她说,“这些手工艺者,传承人都是国宝级人物,对于传承人我们要怀着感恩和敬畏的心态”。
 
 
 
  在手工制瓷作坊即兴创作
  铁凝主席还询问了作坊和古代窑炉的保护情况,以及传统制瓷手工艺的保护情况。当她看到古窑采取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大加赞赏。
 
 
  在清代镇窑内,铁凝主席仔细地询问了窑的构造与烧造方式,被古人的智慧所震撼。
 
 
  在清代镇窑与2015江西最美导游(古窑讲解员)吴亚星合影
 
 
  在清代镇窑留下签名
  最后,铁凝主席在古窑瓷音水榭欣赏了有着“中国第一绝、世界首创”之称的瓷乐演奏,在这犹如天籁之音的瓷乐中结束了此次的考察调研。
 
 
  铁凝主席表示古窑是真正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成为了老百姓的精神大餐,在古窑她看到传统制瓷七十二道工序,以及用青花瓷制作的各种美妙动听的瓷乐器能够完整的展现在世人眼前时,称赞这种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让人印象深刻,达到了陶瓷文化普及的最佳效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