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古窑:创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 树“中国服务”新形象
翠竹回廊,瓷韵悠扬,绿水环抱,青烟袅袅。漫步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如同置身于雅致的江南别院。堆积成山的松柴、高耸入云的窑炉烟囱、神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琳琅满目的精美艺术陶瓷,让置身于这座中华文化艺术殿堂的游客们流连忘返。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千年窑火在此长燃不熄,中华陶瓷文化于斯世代传承。
近年来,随着国家旅游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景德镇古窑景区充分意识到,积极响应、加快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标准化水平,有利于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使景区在产业化、品牌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增强竞争力。
2014年8月6日,国家旅游局公布,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正式成为第三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这也是江西省唯一一家获准成为第三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自此,景德镇古窑景区在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中迈开了新的步伐。
12月3日,景德镇市召开古窑民俗博览区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动员大会暨启动仪式,江西省旅发委、景德镇市政府等领导对古窑景区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古窑民俗博览区严格对照创建标准,全力以赴,全面推动,进一步规范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完善旅游相关产业链,力争“创标”获得成功。
身知万里非平畴,脚踏云山从此始。古窑景区立即行动,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陈武平为组长的旅游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文博专家周荣林担任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全景区部门联动,共同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制定了“创标”工作方案,共召开领导小组会议11次,召开“创标”办公室会议33次,向国家旅游局信息平台报送了26条工作信息,编发了15期工作简报。景区还设立了“创标”专项资金,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各项工作进行投入,对标准化工作实施奖励。
通过广泛动员和大力宣传,标准化知识得到普及,“标准”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全员参与、上下结合、充分讨论、反复修改,景区编写完成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标准体系文本,2015年11月30日,古窑景区印发《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旅游标准体系文本发布令》的通知。标准体系文本包含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工作标准4个子体系,共计247项,从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工作进入了标准宣传培训、贯彻实施的新阶段。
景区开展了全员标准化培训,其中包括江西省标准化研究院专家集中进行的3次全员培训、赴三清山实地考察学习以及派员参加国家旅游局组织的武汉和丽江培训,标准化实施的督查、改进工作也在扎实推进。
目前,古窑景区旅游标准化试点各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被人民网、国际旅游学会授予“最佳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全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按照标准化传统制瓷工艺制作的“青花瓷笛”作品荣获了“2015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景区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游客满意度、经济社会效益、品牌效益和形象明显提升,有效推动了景德镇市旅游跨越发展、提质升级。
2015年8月,景区在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中期评估获得肯定,景区下一步将再接再厉,奋力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董事长陈武平表示,在2016年,我们将在创建全国标准化示范景区中,继续保护、发掘、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继续打造最美中国之旅经典旅游线路,进一步提高古窑景区的服务品质,树立起旅游业的“中国服务”新形象、新标杆,为景德镇市“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的发展目标而助力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