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联想……——大爱无言

来源:景德镇古窑  发布:小鱼儿  发布时间:2012-10-14 09:49:2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或许,我又泼一盆凉水……   


  我对古窑的感觉,常常是那样的奇怪。是喜?是忧?是舒畅?是烦躁?   

  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镇巴佬、崽俚子,亲眼看见,上世纪80年代初、古窑移植在那里。也有过兴奋。可站在古窑,我常有欣赏一盆“绢花”一样的感觉。   前不久,谢海泉老师从上海来、重温故里,相伴他在参观御窑厂。我一个人抽空站在那静谧的树下,遥想着这片土地上曾经辉煌,仿佛能够听见昨日的喧哗。这种感觉,无论如何,在古窑,是不可能有的。   
如今,吃,讲究原生态。文物,其实也讲究原生态的。在不同的两地,古窑虽然更显完整,但像人工繁殖的野味那样,总没有那种原始味道。御窑厂的土地上,肯定有过我们先人洒下的汗水,虽然经过雨打风吹去。我站在那里浮想:我们的先人,为什么会在这块土地上,建窑烧瓷?肯定有其中的道理。并且,一烧就是上千年,火旺瓷兴。--我不是风水先生,但我想,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   


  小时候,就听说,景德镇是块火龙之地,所以,适合烧造瓷器。而火龙之地的核心,就在今天戴家弄以南,即昌江之南,“三红一光”厂址上。这里,也是过去民窑上千的原址。当然,这与当年的昌江水运,是有好大关联的。原料、成品,都通过水运。   

  我早就在呼吁,十大瓷厂,应该保留一座完整的。由旅游行业经营。恢复上世纪原生态生产模式。这绝对也是向外地游客展示景德镇特色文化内容之一。那些圆堡窑、隧道窑,如今也是文物。上世纪70年代的瓷器,都有人在收购。而生产这些瓷器的母体,却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厂四周,可以向销售瓷器的商人租赁经营。可以定期演示烧窑的过程。小时候,常看见,烧窑的师傅们,听到哨子一响,围绕圆堡窑四周,齐唰唰地起身,同时向窑炉中添煤加料……好不壮观!--烧窑、开窑,绝对让外来的游客,叹为观止……   

  前不久,在为民瓷厂,听说要恢复原样。很是赞赏!这是有文化、有眼光的人,才可能有这种作为的。   

  古窑,其实不古,也许是我烦躁不安的原由……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