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五)设博易务之始设机构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7-09-21 09:26:4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古窑讲堂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为您讲述大故宫《御窑千年》(五)设博易务之始设机构
始设机构

宋真宗命名景德镇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变迁,宋神宗赵顼(1068-1085年在位)在熙宁年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史称“熙宁新政”。其间,因景德镇瓷窑兴旺,在这里设瓷窑博易务。瓷窑博易务是国家税务机构,负责陶瓷的贸易和税务。宋代名窑荟萃,而设置瓷窑博易务机构的,只有景德镇。景德镇设立瓷窑博易务,这是御窑史上的大事,史书做了记载:

神宗元丰五年(1082)八月,置饶州景德镇瓷窑博易务。

(元丰五年八月)甲寅,饶州景德镇置瓷窑博易务。从宣义郎、都提举市易司勾当公事余尧臣请也。

瓷窑博易务,我们普通人对它很陌生;就是历史学工作者,不是专门研究宋史的人,对它也不熟悉。我对瓷窑博易务先做个简要解释。瓷窑博易务的“博、易、务”——

“博”,多义项,在这里的意思为广博;

“易”,多义项,在这里的意思为交易;

“务”,多义项,在这里的意思为机构。

“瓷窑博易务”的意思,就是国家专管瓷窑贸易和税收的机构,通俗地说,就是瓷窑税务所或瓷窑税务局。

为什么叫“瓷窑博易务”,而不叫“瓷器博易务”呢?《宋史·食货志》没作解释。据分析,称之为“瓷窑博易务”的原因是这一机构不是按瓷器收税,而是按瓷窑收税。蒋祈在《陶记》中记载:

窑之长短,率有数,官籍丈尺,以第其税。

这就是说,按照瓷窑的丈尺大小,定其等第,征收窑税。

以上记载,可以看出:

第一,瓷窑博易务设置的时间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八月初五日。

第二,瓷窑博易务设置的地点是:饶州府景德镇,就是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第三,瓷窑博易务征税定额是:按照瓷窑的丈尺大小,法定征收税额。

第四,瓷窑博易务的职责范围是:专管饶州景德镇瓷窑的贸易和税收事务。

第五,建议设瓷窑博易务的官员是:宣义郎、都提举市易司勾当公事余尧臣。

在景德镇设立瓷窑博易务,是因为:

其一,政府增加税收。北宋面临的一大困局是:积贫积弱,多官多兵,入不敷出,财政匮乏。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新政,“汲汲焉以财利兵革为先”,想出很多筹钱的新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市易法”。

当时,富人经常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小民需要什么,富人就让什么涨价。这样一来,止如《宋史·食货志》所说:“今富人大姓,乘民之亟,牟利数倍,财既偏聚,国用亦屈。”社会两极分化,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国家也越来越穷。

王安石推行的“市易法”,就是针对这种局面提出的。国家平价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缺货时便卖出;借贷官钱给商贩,收取一定的利息;国家需要的物资,由政府统一采购。按照这个方案,其结果是:国家低进高出,差价补贴财政,得了好处;市价比较平稳,小民免遭盘剥,得了好处;小商人有了资金周转,维持经营,得了好处;大商人无法囤积居奇,财路受阻。

国家既能赚到钱,小民也能得好处,这种好事,怎么能不积极推行呢?在景德镇设置瓷窑博易务,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其二,按窑法定税额。景德镇有瓷窑300余座,征得税额,数量很大。景德镇窑业,产品优良,产业庞大,人口众多,商业兴旺,必然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据《宋会要辑稿·食货十》记载:熙宁十年( 1077),景德镇商税为三千三百五十七贯九百五十七文;而浙江湖州商业大镇乌墩为二千一百零四贯,梅溪则为一千余贯,景德镇商税比它们都多。

其三,瓷器销八方。蒋祁在《陶记》记载景德镇瓷器:

皆有饶玉之称。其视真定红瓷、龙泉青秘,相竞奇矣。

景德镇烧造出如玉的瓷器,颜色青白,质地细腻,没有瑕疵,精美如玉,因此销往外地,博得“饶玉” (饶州之玉)的美名,与定窑的红定瓷器、越窑的秘色青瓷,争奇媲美,绽放异彩。

那么,与之媲美的“红定瓷”和“秘色瓷”,又是怎样的呢?

先说“红定瓷”。据北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记载:

仁宗一日幸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瓷器,帝坚问曰:“安得此物?妃以王拱辰所献为对,帝怒曰:“尝戒汝勿通臣僚馈遗,不听何也?因以所持柱斧碎之。妃愧谢,久之乃已。

当时这种定窑红瓷被高官作为进献皇帝宠妃的礼物,可见其珍贵。

再说“秘色瓷”。千百年间,人们不知道它究竟是怎样的。晚唐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诗曰: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后人可以通过这首诗对秘色瓷展开无尽的想象,却见不到真实的瓷器。直到1987年5月,在陕西法门寺发现了秘色瓷。寺在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约有1700多年。唐高宗显庆五年(660),迎佛骨于东都洛阳,供养三年后,于龙朔二年(662)送归法门寺地宫,并诏令重修法门寺塔。之后,有唐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僖宗先后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庄严隆重,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据史载,“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安”,干戈平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康。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初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自此之后,地宫关闭,与世隔绝。

1987年,考古工作者对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进行发掘,除发现珍贵佛骨舍利之外,还发现了“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帐”石碑一通,碑上记载着地宫内全部2499件宝物。在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考古工作者发现了14件秘色瓷器: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另外在地宫入口处有一件秘色八棱净水瓶,瓶内装有佛教五彩宝珠29颗,口上置一颗大的水晶宝珠覆盖。

所以,在蒋祈笔下,景德镇瓷窑烧造玉石般晶莹的瓷器,与定窑红瓷、越窑秘色瓷齐名,可见景德镇青白瓷器的质量是当时一流水平。这也是在景德镇镇设立博易务的一个重要原因。

朝廷在景德镇设置瓷窑博易务后,派遣能干的官员前来任职。下面分别介绍其中的三位,即余尧臣、莫濛和罗愿。

100.jpg

景德镇瓷窑遗址(部分)示意图

100.jpg

八棱净水瓶

100.jpg

 
《精彩文章回顾》
1、【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一)开篇:窑神童宾的故事
2、【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二)御窑之源之赐名景德
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三)御窑之源之名窑荟萃
《古窑讲堂》大故宫《御窑千年》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五)设博易务之始设机构
 
 
分线
主讲:阎崇年
执行:一把火
萌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