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十二)浮梁磁局之国家磁局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7-11-09 08:01:1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100.jpg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今天,记者们一如既往在工作中度过自己的节日。他们去得了最艰苦的地方,也做得好高大上的采访;她们有时是女汉子,有时也美丽大方;他们不是在路上,就是在现场。他们都愿世界更美好,记者节快乐!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古窑讲堂

  青花瓷器横空出世,为什么会出现在元朝?为什么会出现在景德镇?元青花瓷器产生的文化元素,是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枚硕果。在诸多因素中,我们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来思考和探讨这个文化史的叩问。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为您讲述大故宫《御窑千年》(十二)浮梁磁局之国家磁局
国家磁局

大元青花瓷器的产生,另一个重要因缘,从中观来说,是制度文化。就制度而言,元朝政府设立浮梁磁局,集中和强化对制瓷的管理。

浮梁磁局的设置,《元史·百官志四·将作院》记载:

浮梁磁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 1278)立。掌烧造磁器,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事。大使、副使各一员。

这条记载表明:在皇朝历史上,中央政府第一次设立隶属于将作院管理瓷器烧造的机构“浮梁磁局”。它清楚地说明:

其一,至元十五年,设立管理烧造瓷业的浮梁磁局。

其二,磁局的职责是掌管宫廷、官府瓷器的烧造等事务。

其三,设浮梁磁局大使、副使各一员,为正九品,官职比较低。

元朝浮梁磁局隶属于将作院(主官正二品),比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正三品)秩高一品,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将作院为全国唯一管理官营瓷器生产的机构。万历《江西省大志》记载:“元泰定本路总管监陶,皆有命则供,否则止。”就是说,路的总管、浮梁县令还兼任监理陶务。

浮梁县,元代隶属于江浙行省饶州路。元设浮梁磁局后,大量工匠集聚景德镇。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浮梁县志》记载,南宋咸淳五年(1269),浮梁人口为137053人;到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浮梁人口为192148人。在21年间,浮梁人口竞增加近40.2%,其中不乏南迁或官派的陶瓷匠户。

浮梁磁局成立后,首先创烧出“枢府瓷”。枢府指的是元朝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从一品)。浮梁磁局为枢密院烧造的专用瓷器,一律由官府画局提供纹饰样式,并在瓷器上模印“枢府”二字,交由浮梁磁局烧造,体现其身份的特殊。而瓷器的颜色,为白色,胎体厚重,釉色透亮,白而泛青,莹洁光亮,因类似鸭蛋壳色,故又名“卵白釉”。枢府瓷不仅釉色白润,而且以模印多种纹样为饰,如龙纹、芦雁纹、缠枝花卉纹等。明人曹昭著《格古要论·论古饶器》记载:“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枢府类型的白瓷,在元大都遗址、景德镇湖田窑遗址中均发现过。目前,故宫博物院珍藏着元朝保留下来的“枢府瓷”。

100.jpg

元卵白釉枢府铭印花盘

目前发现与元代朝廷相关的卵白釉瓷器,除枢府瓷外,还有“太禧瓷”。太禧,指的是元朝宫廷“太禧宗禋院”。《元史》记载:“太禧宗禋院,秩从一品。掌神御殿朔望岁时讳忌日辰禋享礼典。天历元年(1328),罢会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总制之。”太禧宗禋院掌管祭祀。蒙古族崇敬祖先,对先帝、先后,要在其专有的藏传佛教寺院里,设神御殿,供奉御容,祭祀不断。《元史·祭祀志四》记载,神御殿即影堂,为悬挂驾崩帝后画像的殿堂。天历二年(1329)改为太禧宗禋院,是元代专管祭祀的机构。其中,太禧宗禋院掌管先帝、先后的祭礼。太禧瓷也是卵白釉瓷。瓷器上模印“太禧”二字,是祭祀使用的祭器。

“太禧”铭卵白釉瓷器非常珍稀,传世仅三四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印有“太禧”铭云龙纹卵白釉盘,口径17.8厘米,釉面洁白莹润,釉色白中泛青。盘心平整,印有阳纹五爪独龙戏珠,周边为一圈缠枝莲托八吉祥纹,花间对称印有“太”“禧”二字。盘外壁近足处暗画莲瓣纹和弦纹装饰。这件卵白釉瓷盘的造型、胎质、釉色、纹饰等,堪称精美绝伦。

100.jpg

元卵白釉“太禧”铭龙纹(临摹图)

100.jpg

元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

此外,元代浙江龙泉窑,也为宫廷烧造精美的瓷器,有些瓷器通过宫廷传承,如今收藏在海峡两岸的故宫博物院。如宫廷祭器,《元史·祭祀志三》载:“中统以来,杂金、宋祭器而用之。至治初,始造新器于江浙行省,其旧器悉置几阁。”这件清官旧藏的元至明初青釉菱花式折沿盘,口径达62厘米,足径为39.2厘米,盘体为十六瓣菱花形,青绿色釉,莹润如玉。直至晚清时还被作为祭器在太庙内使用。

100.jpg

青釉菱花式折沿盘

另一件元代青釉刻划缠枝莲纹凤尾瓶,高70.5厘米,口径31厘米,足径19.5厘米。除了釉色粉青莹亮外,外形为喇叭形大撇口,恰似凤凰的尾羽,故称“凤尾瓶”或“凤尾尊”。这件体形高大、造型如凤尾的瓷瓶,直到清末还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被陈设在她居住的储秀宫内。

100.jpg

青釉刻划缠枝莲纹凤尾瓶

元代河南钧窑也为宫廷烧造瓷器,经过世代传承,保存至今。如这件钧窑双耳三足炉,高25.2厘米,口径11.5厘米,釉色蓝中泛灰,密布开片,造型古朴浑厚,故宫博物院收藏。

100.jpg

钧窑双耳三足炉

总之,元代浮梁磁局在不断创新中,适应朝廷需求和国外需求,成功地烧造出卵白釉、青花、釉里红、蓝釉、红釉瓷等新品种,显示出非凡的创造力,而工匠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100.jpg

 
《精彩文章回顾》
1、【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九)大元青花之波普论证
2、【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十)大元青花之根在中国
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十一)浮梁磁局之蒙元文化
《古窑讲堂》大故宫《御窑千年》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御窑千年》(十三)浮梁磁局之大元工匠
 
 
分线
主讲:阎崇年
执行:一把火
萌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