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3(八十)天潢贵胃之清朝皇子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20-08-11 17:24:10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古窑讲堂

古窑讲堂

皇帝的儿子,被称作天潢贵胄。他们小时候生长在皇宫里,长大了要分府,就是结婚分家。明朝皇子在宫里的房子原状看不到了,现在看到的是清朝皇子住过的南三所、北五所、重华宫等。皇子分府后的生活和管理,与故宫关系密切,是“大故宫”外延的一个重要内容。

古窑讲堂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为您讲述大故宫3(七十九)天潢贵胄之明朝皇子
明朝皇子

清朝十二帝有皇子113人,平均寿龄32.4岁。清宗室爵位,分十二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皇子管理,入关之后,到康熙朝才制度化。清朝吸取明朝教训,除延用明朝宗室“包吃钱粮,终生供养”制度外,做出三项重大改革:

第一,内襄政本,外领师干。《清史稿·诸王传》说:“有明诸藩,分封而不锡(通“赐”字)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史称其制善。”所以,明朝“朝堂无懿亲之迹,府僚无内补之阶”。清朝则有变通:“诸王不锡土,而其封号但予嘉名,不加郡国,视明为尤善。然内襄政本,外领师干,与明所谓不临民、不治事者乃绝相反。”(《清史稿·诸王一》卷二百十五)就是说,清朝皇子不同于明朝皇子之处在于:其一,只给名号,不加封国;其二,“内襄政本,外领师干”。对内,清朝诸王可任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王大臣、内务府大臣、内大臣,甚至于有亲王摄政或辅政——清初多尔衮,清末奕䜣、奕譞、载沣;对外任大将军,如多铎为定国大将军、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允禵为抚远大将军等。

第二,王府在京,不到外地。清朝王府,全在京师,遍布内城,多有更替。今北京二环以里,分布大量王府,如礼亲王府(代善),郑亲王府(济尔哈朗),睿亲王府(多尔衮),豫亲王府(多铎),肃亲王府(豪格),以及贝勒、贝子府。这样便于管理和监控,避免明朝宗室军事政变重演。清朝北京王府尚存历史遗迹的有50余座(处)。八旗驻防,分到外地,最后落叶归根,还回北京终老。

第三,世袭罔替,按代递减。“世袭罔替”是什么意思呢?“世袭”就是爵位世代承袭,“罔替”的“罔”是不的意思,“替”,是降、废的意思,“罔替”就是不降、不废。“世袭罔替”就是爵位世代承袭,永远不降、不废。清朝先后有12位世袭罔替的王,俗称“铁帽子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尼堪(褚英子)、克勤郡王岳讬(代善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代善第三子萨哈磷之子)、怡亲王允祥(康熙帝第十三子)、恭亲王奕䜣(道光帝第六子)、醇亲王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庆亲王奕劻(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后)。除铁帽子王外,其他王爵都要按代递减,如下面简要介绍的两位亲王。

一是雍正帝第十子(排序第六)弘曕(yan),雍正十一年(1733年)生,母为贵人刘氏,就是谦妃。乾隆三年(1738年),弘曕6岁,过继给康熙帝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袭封果亲王。弘曕善诗词,好藏书。常早晨起床,披衣巡视,遇不法者立杖之,管理下属很严,所以门庭严肃,没有为非乱纪者。后因犯错误,家居闭门,心情抑郁,患病而死,活了33岁。(《清史稿·诸王传》卷二百二十),有一种说法,弘曕是果亲王允礼与雍正帝谦妃的私生子,盖无史据,当属胡说。

二是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号镜泉,乾隆十七年(1752年)生,母为皇贵妃金氏,曾随驾南巡,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成亲王,时38岁。得到故相明珠的府第为王府(后为醇亲王府,今为宋庆龄故居)(《啸亭续录》卷四)。嘉庆初,任军机大臣。《清史稿·永瑆传》纂者评论说:“故事,亲王无领军机者,领军机自永瑆始。”永瑆管理户部三库,很受皇弟嘉庆帝的信任和重用。清代皇子皇孙有不少书画家,永瑆是一例。永瑆书法造诣颇深:“永瑆幼工书,高宗爱之,每幸其第。”(《清史稿,永瑆传》卷二百二十一)永瑆“诗文精洁,书法遒劲,为海内所共推。"(《啸亭续录·成哲王》卷五)因为永瑆字写得好,今见清东陵乾隆裕陵碑楼的《裕陵圣德神功碑》,就是永瑆受命书写的。永瑆喜欢收集古玩字画,对书法也深有研究。他听宫中太监说,某老太监的师傅少年时曾亲眼见过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用前三个指头握笔管悬腕作书。永瑆对董其昌的笔法加以揣摩,“作拨镫(dēng,古“灯”字)法”,对古人用笔有继承,更有创新。他自选书法作品,刻《诒晋斋帖》传世,朝中官员和士大夫以能得到此帖而荣幸。永瑆过于节俭。笔记说他“日用菲薄,库集银八十万两,莫肯挥霍”。其夫人为宰相之女,嫁妆丰厚,都封入库,“惟日瞰(dàn)薄粥而已”。他晚年“体不沐浴,发不枇栉”,左右劝他换洗衣服,他说:“死后蛆食胔(zì)骸(hái),又谁为涤垢也!”道光三年(1823年)死,72岁。永瑆生前节俭所积聚的金银,或为子孙挥霍,或为仆从偷掠,最后还是一个“空”字。永瑆遗著有《听雨屋诗集》、《诒晋斋集》、《仓龙集》。(《清皇室四谱·皇子)卷三)

100.jpg

 
《精彩文章回顾》
1、【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3(七十七)皇家外戚之明宫外戚
2、【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3(七十八)皇家外戚之清宫外戚
3、【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3(七十九)天潢贵胃之明朝皇子
《古窑讲堂》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阎崇年:大故宫3(八十一)天潢贵胃之后人思考
 
 
分线
主讲:阎崇年
执行:一把火
萌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