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三十九)明官窑青花鉴赏之正德时期的器型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7-11-28 08:23:0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正德官窑制品,一改成化和弘治时轻巧、精雅的风格,向质朴厚重的风格转变。这时的器型十分丰富,大器增多,并出现了许多新颖奇特的造型,青花与釉上彩的结合形式也更加丰富。其胎、釉、青花色料以及器型、纹饰都体现了当时的制作水平,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正德时期的器型

  正德官窑产品十分丰富,不再是弘治时以碗、盘为主的单调局面,并且创烧了许多新品种,特别是文房用具更显突出,大型器物的烧造量增多。大件器物造型稳重敦厚,小件器物的胎体也有所增厚,造型不及成化、弘治时秀丽。

  日用器皿中碗、盘、壶、高足杯和渣斗,多为传统造型。碗类恢复了弘治中断的金钟碗、墩子碗、莲子碗,另外,成化时有一种敞口,腹部饱满、圆润,碗内底与弧壁平滑相接的“宫碗”, 正德将其改为撇口,被人们称作“正德碗”,这一造型的碗对后世影响较大,一直流传至今。正德时的碗、盘,足壁开始内敛,圈足镟得较深,超过了外壁的外边缘,即所谓“挖足过肩”;壶类中,梨形壶的柄由圆变得有棱角了。

  瓶、罐、盆、洗、盖盒、绣墩、烛台的造型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面貌。其中,新品种有:仿青铜器的出戟花觚、出戟贯耳瓶、各式双耳瓶和带座瓶;裙边罐、套口盖罐;斜壁大方盆;方胜形盖盒、银锭及圆形多层盖盒;烛台的器型为小盏口,由一圆筒与折腰承盘相连,承盘下是外撇的喇叭形座,小盏中间有一小孔以插蜡烛。而常见的梅瓶、葫芦瓶、方罐、八方罐、小口罐、石榴形小罐、长方盆、六方盆、八方盆、菱花盆、圆盖盒、方盖盒、长方盖盒、绣墩的器型也略有变化。

  文房用具空前增多,有山形笔架、笔盒、瓷砚、砚滴以及与文房相关的花插、香炉、书屏等。书屏,为长方形瓷板,两边分别有子口,以便插入木座,所以又称插屏,也有人称栏板的,由于正德瓷板上多书有波斯文字,该器不一定是放置于书案,所以书屏的名称不甚准确,还是应该叫插屏更合适。

正德青花波斯文插屏

正德青花波斯文笔架

  另外,还有些造型奇特的器物,比如,一种七孔器,顶部有镂空七孔,两面上下均作几何纹开光图案,开光内均书阿拉伯文字,不仅器型新颖,其用途也不甚明了。器型分别有:a.椭圆形,中间束腰,周身卷草做成浮雕,顶部镂空七孔,下为方形台座;b.圆球形,顶部镂空七孔,下有圆形座;c.双耳带座瓶状,瓶口封如莲蓬,也是镂空七孔。这些器物分别被称作山子、花插、七孔瓶。

正德青花七孔器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彩文章回顾》
1、【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三十六)明官窑青花鉴赏之弘治时期宪、孝二帝对官窑烧造的态度
2、【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三十七)明官窑青花鉴赏之弘治时期弘治青花的特征
3、【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三十八)明官窑青花鉴赏之正德时期的胎、釉与青花料
《古窑讲堂》大故宫《御窑千年》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李一平:景德镇明清官窑(四十)明官窑青花鉴赏之正德时期的纹饰
 
 
分线
主讲:李一平
执行:一把火
萌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