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二)景德镇窑与吉州窑的竞争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8-08-09 07:52:24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第一讲 景德镇与明清瓷器
  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陶瓷而蜚声海内外。作为古代瓷都,景德镇有漫长的陶瓷生产史。但到宋代“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才真正闻名于世。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自明代起,景德镇瓷业发展进入黄金期。朝廷在此建立官窑,带动了瓷业发展,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性瓷业中心,故有“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之说。清代景德镇依然保持着中国制瓷中心——瓷都的地位。至鸦片战争后,景德镇的制瓷业才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衰退而衰弱。明清瓷器的发展与景德镇的发展密切相关,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景德镇窑与吉州窑的竞争
历史上,江西有两大著名瓷窑,一是景德镇窑,一是吉州窑。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地区,是宋代具有交融南北各派风格的南方著名民窑,以其独有的方式顺应潮流迅速发展起来。它的发展是我国民间瓷器烧造业从北方转移到南方的一个集中表现,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成为沟通南北,并创造出众多新品种的一处极其重要的瓷窑。
吉州窑在北宋时期就已烧制青白瓷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北方窑系遭受破坏,工匠们纷纷南迁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磁州窑的釉下彩工艺在江西吉安一带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吉州窑与远隔千里之遥的磁州窑虽分处南北两地,产品却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被称为受磁州窑影响最大的南方瓷窑,所以一般将吉州窑列入磁州窑系。

吉州窑黑釉剔花梅瓶
南宋
高21.2厘米 口径4.8厘米 足径6.6厘米
1972年江西吉安吉州窑址出土
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南宋是吉州窑的极盛期。它接受了北方烧瓷技术,从单一品种向多品种方向发展,不论是北方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器,还是南方各地瓷窑所流行的各类品种都有生产,因而形成为综合性的瓷窑。吉州窑瓷器釉色品种繁多、造型丰富、装饰方法多样。以装饰而论,就不下数十种,可归纳为胎装饰、釉装饰和彩装饰三大类。

胎装饰是在胎上刻、划、印出花纹,然后上釉烧制的一种装饰方法。吉州窑青白瓷刻划花、印花都属于胎装饰。白釉印花覆烧(芒口)盘、碗等器物,器内印有折枝花卉纹饰,显然是定窑的影响。北方耀州窑中常见的碗内印海水游鱼纹、碗中心印菊花一朵的“漏斗形”小碗,在吉州窑遗址中也有发现。尽管它们在釉色与温度上与耀州窑不同,但在造型与纹饰上几乎完全一样,可以看出吉州窑的这类产品是从耀州窑仿效的。

吉州窑奔鹿纹盖罐
南宋
通高19厘米 口径10.4厘米 底径7.8厘米
1970年江西南昌陈氏墓出土
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釉装饰是利用釉中所含不同金属氧化物,在烧成过程中呈现出各种鲜艳釉色、釉斑和流纹等的一种装饰方法,由于它是在窑内焙烧过程中形成的,所以一般称为窑变釉。窑变釉本来是千变万化的,吉州窑利用剪纸贴花于窑变釉之中,使剪纸中常见的几何图案,与变幻莫测的窑变釉融为一体,成为吉州窑釉装饰的一种创新。

吉州窑剪纸贴花凤纹碗
南宋
高6.2厘米 口径16厘米
现藏天津博物馆

彩装饰是在瓷胎上用彩料描画各种纹样的一种装饰方法。吉州窑的白地黑花装饰为釉下彩,属于彩装饰的一种,尽管它受北方磁州窑的影响,但吉州窑的艺术风格,一反磁州窑的豪放粗犷,追求清新秀丽的格调,线条如同工笔画,细腻而严谨,一丝不苟,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秀丽流畅的格调。如果说磁州窑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巧运用到瓷器上,丰富了瓷器装饰的话,那么吉州窑不仅学习了磁州窑白地黑花的釉下彩,而且创造性地将民间剪纸艺术运用于瓷器的釉下彩,形成富丽而娇艳的艺术风格。

吉州窑属民窑,与北方磁州窑一样不受宫廷束缚,因而能在较短的时问内发展起来。其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还运销到海外。1976年在朝鲜新安海底打捞的元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吉州窑釉下彩绘瓷器,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吉州窑的发展壮大,与北方的磁州窑关系最为密切,与景德镇窑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景德镇窑在北宋时期以烧青白瓷而著称于世,南宋时期大为发展。除了为提高产量而进行的技术上的革新与北方的定窑有着一定的关系外,并没有像吉州窑那样广泛烧制各类品种,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继续开发青白瓷器。景德镇的青白瓷与龙泉窑青瓷成为当时出口的大宗商品。而吉州窑烧制青白瓷处于劣势,迫使它闯出一条新路,烧制众多的品种,以与景德镇竞争。于是在江西就出现了景德镇窑在向生产高级瓷器发展,而吉州窑向着生产民用瓷器发展的局面。以后,当景德镇窑转向彩绘瓷器,特别是青花瓷器创烧成并大量生产以后,吉州窑就逐渐衰落了。吉州窑对景德镇窑从单一品种青白瓷发展到彩瓷,起了一定的促进和桥梁作用。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地位,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景德镇窑青白瓷刻花弦纹梅瓶
南宋
高31.8厘米 口径4.3厘米 底径9.4厘米
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剪纸贴花
又称“剪纸漏花”,简称“贴花”,是宋代吉州窑特有的瓷器装饰技法。多装饰于黑瓷上,以炉、钵、盏等器为多。其工艺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剪纸直接贴在坯胎上,施以黑釉后揭去剪纸,焙烧后得到釉色和胎色对比分明的黑白图案;一种是先在坯胎上施淡黄色釉,贴剪纸再施黑釉,揭去剪纸,入窑经高温烧烧制而成。纹样边缘因釉色相互渗透而显得浑然一体,颇具民间生活气息。
 
《古窑讲堂》本系列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三)景德镇缘何成为明清瓷业中心
 
分线
主讲:吕成龙
执行:一把火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