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五)仿钧釉:追求神似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9-10-24 09:29:5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各位游客、嘉宾,大家好!
  为更好地打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陶瓷文化知识经典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精心策划、特邀国内相关行业顶级专家,为您打开文化知识宝库!
  传承中华文明,立足千年瓷都景德镇,向世界讲述中国陶瓷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古窑讲堂,现在开讲!

第三讲 明清颜色釉
  与青花五彩、斗彩等各种彩瓷相比,颜色釉瓷器更少人工匠意。虽多是单色釉,但并不显单调,红色的热烈,黄色的华贵,蓝色的静谧,紫色的神秘,窑变的丰富……充分显示出其釉质纯净典雅的特质,令人神往。此外,颜色釉瓷器还通过自然的工艺变化,增添韵律和节奏感,并与相适应的造型完美结合,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釉色的天然丽质。可以说,颜色釉正是以不加雕琢的天然意趣,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
仿钧釉:追求神似

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开始仿制钧窑器。钧窑创烧于北宋,曾一度为宫廷垄断,成为官窑。北宋末年钧窑受战乱影响一度停烧,在金统治时期得以恢复,并一直延续至元代。钧窑瓷器釉色丰富,釉色有天青、天蓝、月白,以及玫瑰紫、丁香紫、海棠红等多种窑变釉色。尤其是铜红窑变釉,变化无常或如瀑布,或似晚霞,瑰丽殊常,为后世推崇。

钧窑鼓钉洗
北宋
高9厘米 口径24.3厘米 底径17.2厘米
现藏上海博物馆

虽然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已有仿钧釉,但明代只有宣德朝有此品种,而且仿品数量较少。侧重点是追求钧瓷的釉色,而不模仿钧瓷的造型,器型与同期的白釉器、青花器造型相同。

景德镇窑仿钧窑釉盘
明·宣德
高4.1厘米 口径15.9厘米 足径9.2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真正对钧窑瓷器进行潜心仿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是清代雍正至乾隆早期唐英督造景德镇官窑时。雍正六年(1728年)八月,唐英以内务府员外郎的身份受命进驻景德镇御窑厂,特别注重仿制古名窑(主要是宋代汝、官、哥、定、钧窑)的釉色,其中以仿钧釉成就最大。雍正七年三月,唐英派厂署幕友吴尧圃赴河南钧州调查钧窑釉料的配制方法,此事有唐英《春暮送吴尧圃之钧州》赠诗为证。同年七月,清廷内务府档案中就出现有关景德镇御窑厂仿造钧釉瓷器的记载,仿造水平高者,还博得皇帝赞赏。《清档》中有关乾隆时景德镇御窑厂仿钧釉瓷器的记载也很多。

《陶成纪事》记载,当时御窑厂仿自清廷发样的钧瓷釉色就有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粉青、骡肝马肺五种。成书于雍正、乾隆年间的《南窑笔记》对当时景德镇仿钧釉作了很好的说明:“……今所造法,用白釉为底,外加釉里红元子少许,罩以玻璃红宝石晶料为釉涂于胎外,入火籍其流淌,颜色变幻听其自然,而非有意预定为某色也。其覆火数次成者,其色愈佳,较之古窑,何多让焉!”又云:“其钧窑及法蓝、法翠,乃先于窑中烧成无釉涩胎,然后上釉再入窑复烧乃成。惟蓝、翠一火即就,钧窑釉则数火乃得流淌各种天然颜色。”

从传世品看,雍正、乾隆时景德镇窑仿钧窑大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造型、釉色完全模仿宋代官钧瓷器。典型器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仿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和雍正仿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仿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它们可能即《清档》中所称的“仿钧瓷炉”。再如首都博物馆收藏的雍正仿钧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可能即《清档》中所提到的“仿钧窑花盆”。因上述仿品是当时宫廷将所藏宋代官钧瓷器发往景德镇,命唐英照样仿制,所以体现出极高水平,其尺寸大小与宋代官钧瓷器相若,造型神似,甚至鼓钉三足洗外壁凸起的两排鼓钉数目亦与宋代钧窑原作品相一致,几能乱真。器外壁挂玫瑰紫色釉,内壁施天蓝色釉,有的署款,有的则不署款。署款的均在外底阴刻“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如上述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收藏”的菱花式三足花盆托和首都博物馆收藏的菱花式花盆等;不署款的如上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鼓钉三足洗。对于这种不署款的仿钧窑瓷器,鉴定时应特别引起注意,仔细审视可以发现,其造型和釉色虽可乱真,但不见宋代钧窑瓷器釉面特有的“蚯蚓走泥纹”和外底阴刻的汉字数目写。

景德镇窑洒蓝釉钵
明·宣德
高11.5厘米 口径25.3厘米 底径11.8厘米
现藏首都博物馆

第二类是雍正时的“天蓝釉红斑”仿钧器,即唐英所称的“新紫”釉器。《陶成纪事》载:“一钧釉,仿内发旧器,海桂紫、海棠红、茄花紫、梅粉青、骡肝马肺五种。新得新紫、米色、天蓝、窑变四种。”制作时,先施一层或深或浅的天蓝色底釉,其上再涂抹铜红斑。烧成后,天蓝色底釉色调统正,釉面莹润。所涂红斑形状各异,有的似彩霞飘浮在蔚蓝的天空;有的与天蓝釉交融后,红、蓝混杂,高温状态下自然垂流,浸漫如丝絮;有的似红色丝带围绕腹际;有的像红色彩绸饰于器口。常见器型有天球瓶、双螭耳大尊、太白坛、鼓式罐、匝式尊、菊瓣茶壶、缸等。器外底多有阴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字体工整,款字覆盖酱黄色釉汁。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雍正仿钧新紫釉菊瓣茶壶是这类瓷器的代表作,呈扁圆形,通体菊瓣式,圈足,壶身一侧置短流,另一侧置半环形曲柄,外壁凸棱处釉呈天蓝色,凹进处釉呈紫红色,外底有一周共八个支钉痕和阴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此壶见于雍正七年(1729年)内务府档案记载:“雍正七年八月初七日,圆明园来帖内称,闰七月二十日,郎中海望持出菊瓣式宜兴壶一件,奉旨:做木样交给年希尧,照此款式做钧窑,将霁红、霁青釉烧造。钦此。”

景德镇窑洒蓝釉钵
明·宣德
高11.5厘米 口径25.3厘米 底径11.8厘米
现藏首都博物馆

景德镇窑白釉凸雕红蟠螭纹瓶
明·嘉靖
高30厘米 口径2.6厘米 足径10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官钧窑的汉写数目字

北宋官钧窑烧制的各种宫廷陈设用瓷带铭文的不多,主要是刻一到十的汉写数目字。关于数目字的意义,过去有种种解释和推测。清《南窑笔记》说:“有一二数目字样于底足之间,盖配合一副之记号也……”寂园叟《陶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认为器底单数的一、三、五、七、九是红朱色器物,青蓝色器物用二、四、六、八、十双数;有的认为数目字是区别器物的。通过河南禹州钧台窑发掘所得标本的研究发现,器底所刻数目字越小,器物越大,即一是同类器物中最高或口径最大的,而十是同类器中最低或口径最小的。

除了汉写数目字,官钧瓷还见有“奉华”及“省符”两种铭文,常见于瓶、尊等底部。“奉华”是宋宫殿名,汝窑、定窑及钧窑均有此铭文。“省符”二字的含义目前尚不清楚。

 
《精彩文章回顾》
1、【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二)米色釉、淡黄釉
2、【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六十三)色调丰富的绿釉
3、【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六十四)孔雀绿釉,孔雀羽毛般艳丽
《古窑讲堂》本系列下期预告
【古窑讲堂】吕成龙:《明清官窑瓷器》(六十六)变幻莫测的窑变釉
 
分线
主讲:吕成龙
执行:一把火

100.jpg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