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清代镇窑是中国传统柴烧瓷窑的最高代表

来源:《古窑季刊》第三期  发布: 周荣林  发布时间:2017-11-23 09:22:5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由中国硅酸盐学会1982年主编的《中国陶瓷史》,是目前为止最具权威性的陶瓷史著作,该书“清代的陶瓷”这一章说:“清代陶瓷器的产地是比较广泛的。但是和明代一样,代表整个时代水平的,仍然是瓷都景德镇。”清朝督陶官唐英记载了瓷都景德镇当时窑业和都市的盛况:“景德一镇,僻处浮梁,邑境周袤十余里,山环水绕,中央一洲,缘瓷产其地,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藉瓷资生。”清代景德镇的制瓷成就,我们可以从唐英督陶的成就中了解,清代《景德镇陶录》说:“公(唐英)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金。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又新制洋紫、法青、抹银、彩水墨、洋乌金、法琅画法、洋彩乌金、黑地白花、黑地描金、天蓝、窑变等釉色器皿。土则白壤而埴,体则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矣!”
瓷由窑生,制瓷成就离不开窑炉和烧成,所以唐英说:“瓷器之成,窑火是赖”,这是督陶官唐英的亲身体验,是对制瓷工艺实践的科学总结。清代,景德镇取得“代表整个时代水平”的制瓷成就,和当时领先于全国的窑炉及烧成技艺密切相关。
陶瓷文献、文物遗存和古瓷窑遗址考古发掘揭示,从唐代到明末,景德镇制瓷的柴烧瓷窑主要有龙窑、馒头窑(马蹄窑)和葫芦窑,大约在清初,景德镇制瓷出现了一种新的窑形,成为清代和民国时期,景德镇制瓷普遍使用的一种窑炉,人们对它有“柴窑”、“蛋形窑”、“镇窑”等称呼。中国陶瓷发展史实表明,景德镇清代柴烧蛋形镇窑是中国传统柴烧瓷窑的最高代表。
一、柴烧蛋形镇窑名称及产生年代考辨
对清代、民国时期景德镇普遍存在的柴烧蛋形瓷窑,目前,有人常直接称之为“镇窑”,原因是这种窑为景德镇特有的窑,简称“镇窑”。对此,首先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景德镇的龙窑、馒头窑,特别是景德镇特有的葫芦窑,为什么不能称之为“镇窑”?还有景德镇御窑厂特有的青窑、龙缸窑,景德镇民窑中的狮子窑等,它们不也是“镇窑”吗?
还有一个问题,在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中,有别于龙窑、馒头窑、葫芦窑的蛋形窑,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镇窑”,产生于哪个年代?
为此,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历代文献的相关记载。
目前所见,记载景德镇制瓷窑炉的较早文献是元代蒋祈的《陶记》(据乾隆七年《浮梁县志》),其文记:“景德陶(窑),昔三百余座。”“窑之长短,率有  数,官籍丈尺,以第其税。”“兴烧之际……,一日二夜,窑火既歇。”文中记载,窑户税额是以窑的长短来计算,烧成时间为36个小时。以此推测,那时的窑炉,大概是龙窑。《陶记》全文未有“镇窑”之说。
成书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至1566年),由王宗沐编撰的《江西省大志•陶书》,记景德镇“窑制”:“陶窑官五十八座,除缸窑三十余座烧鱼缸外,内有青窑,系烧小器,有色窑造颜色,制员而狭,每座止容烧小器三百余件,用柴八九十杠。民间青窑约二十余座,制长阔大,每座容烧小器千余件,用柴八九十杠,多者不过百杠。官民二窑,槁柴一之,埴器倍之。民窑烧器,自入窑门始九行,前一行皆粗器障火,三行间有好器,杂火中间,前四、中五、后四皆好器,后三后二皆粗,视前行。”文中记瓷窑,都以“缸窑”、“青窑”、“色窑”称之,民间瓷窑称为“民间青窑”。文献所载和考古发现表明,上述瓷窑都为柴烧馒头窑。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明代重要的科学技术文献,初刊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该书记景德镇瓷窑的装匣、满窑和烧窑:“凡瓷器经画过釉之后,装入匣钵。钵以粗泥造,其中一泥饼托一器,底空处以沙实之。大器一匣装一个,小器十余共一匣钵。钵佳者装烧十余度,劣者一、二次即坏。凡匣钵装器入窑,然后举火。其窑上空十二圆眼,名曰天窗。火以十二时辰为足。先发门火十个时,火力从下攻上,然后天窗掷柴烧两时,火力从上透下。器在火中,其软如棉絮,以铁叉取一,以验火候之足。辨认真足,然后绝薪止火。”配合文字,书中有“瓷器窑”的插图,显示的是葫芦窑。
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督陶官唐英奉旨编撰《陶冶图说》,共二十条文字,其第十五条“成坯入窑”记:“窑制,长圆形如覆瓮,高宽皆丈许,深长倍之,上罩以大瓦屋,名窑棚。其烟突围圆,高二丈余,在后窑棚之外。瓷坯既成,装以匣钵,送至窑户家。入窑时,以匣钵叠累罩套分行排列,中间疏散,以通火路。其窑火有前中后之分,前火烈;中火缓;后火微。凡安放坯胎者,量釉之软硬以配合窑位,俟坯器满足,始为发火。随将窑门砖砌,止留一方孔,将松柴投入,片刻不停,俟窑内匣钵作银红色时止,火窨一昼夜始开。”在记载瓷窑外形的古代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了“窑制,长圆形如覆瓮”这样的描述,和龙窑、馒头窑、葫芦窑的窑形已明显不同,其窑炉型制、结构和装烧方法表明,唐英记载的就是小型的蛋形窑。但在《陶冶图说》中没有“镇窑”一词。
出现“镇窑”字眼的古代文献是成书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至1820年)的《景德镇陶录》,作者蓝浦、郑廷桂是景德镇人,镇人说镇事,所以亲切、自豪地以“镇”自居,书中随处可见“镇人”、“镇器”、“镇陶”、“镇瓷”、“镇窑”等。但是,书中所用“镇窑”一词却不是用来指称制瓷窑炉。
例如该书“卷二”记:“官古器,此镇窑之最精者,统曰官古。”“上古器,始于明,镇窑之次精者,统称上古。”这里的“镇窑”是指“镇器”,即景德镇明清时生产的瓷器。同样在“卷二”,该书所用“镇窑”一词,指的是“窑口”、“窑场”,例如:“小古器,此镇窑专造小圆器者,如盏、杯、碗、碟等类。”“脱胎器,镇窑专造此者,有半脱胎,极薄,有真脱胎,更如纸薄,为最精美器。”
《景德镇陶录》有三处记载景德镇制瓷窑炉。一处在“卷一”:“窑制长圆,形如覆瓮,高、宽皆丈余,深长倍之。”很显然,这是沿用唐英的《陶冶图说》之说。二处在“卷五”:“龙缸窑,窑制:前宽六尺,后如前,饶五寸,入身六尺,顶圆。”三处也在“卷五”:“镇有小南街,明末烧造,窑独小,制如蛙伏,当时呼‘虾蟆窑’。”这三处记载制瓷窑炉,都没有用“镇窑”一词。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黎浩亭著《景德镇陶瓷概况》,该书第八(章)标题为“窑”,首先说窑的“式样及构造”:“景德镇制瓷各业,均不自备窑炉,盖有专营其业者。其式样为斜长尖锥形,大概可分二种,一曰柴窑,一曰槎窑,形式相同,燃料各异,柴窑以松柴为燃料,其体积较大,槎窑以树枝毛槎为燃料,窑之体积较小。”
该书全面记述了景德镇的瓷业状况,其中用专门的章节来叙述景德镇当时瓷窑的“式样及构造”、“烧窑方法”和“烧窑业之营业状况”。书中记瓷窑的形状为“斜长尖锥形”,名称为“柴窑”、“槎窑”。
1954年10月,景德镇市陶瓷试验研究所资料室编印《景德镇市瓷器参考资料》,书中是这样记述当时的制瓷窑炉:“窑的形状和部位:景市一般窑为斜长、锥尖形,最高温度为一千五百度,全窑长达五丈二尺,高一丈五尺三寸,后端近烟囱名为挂窑火度低,窑囱以身长度而定,烟囱后部名观音堂,高五尺,深约一尺,火度最低,可烧土匣土砖,烧窑时间约十八至二十四小时,即可将坯烧成瓷器。”这里称景德镇的瓷窑为“景市一般窑”,而没有称“镇窑”,对瓷窑外形的描写,相同于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黎浩亭《景德镇陶瓷概况》一书的说法。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学者开始将清代、民国时期“长圆覆瓮形”、“斜长尖锥形”的“柴窑”称为“鸭蛋形窑”。(见著名学者周仁1958年“鸭蛋形窑”绘图)
1961年,江西省轻工业厅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编著的《陶瓷制品烧成》一书,同时有“镇窑”和“蛋形窑”的称谓。该书第一章的标题为“焙烧陶瓷制品的窑炉”,其中有如下叙述文字:“平焰式镇窑(镇是景德镇简称,历史上称为饶州窑)。它是间歇式窑的一种,是我国陶瓷工业中一种特有的窑炉结构。”“窑形似半个鸭蛋,所以又称蛋形窑。窑身前端大而后端小。”“镇窑不但在我国陶瓷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一度成为国外陶瓷窑炉的典范。”
在上述文字中,该书的作者将“镇窑”和“饶州窑”联系起来是一处错误,因为饶州窑是指窑口名称,指陶瓷产地,而不是指制瓷窑炉。但是用“镇窑”、“蛋形窑”来作为指称清代到民国时期景德镇普遍使用的一种特有窑炉的用词却流行开来。
200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将位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一座大型蛋形柴窑,以“镇窑”为名称,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又公布“镇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有以下结论,并以此来回答本节开篇提出的问题。
1、景德镇制瓷业在使用龙窑、馒头窑(马蹄窑)、葫芦窑之后,创制了一种新的制瓷窑炉,人们用“长圆形如覆瓮”、“斜长尖锥形”、“长窿形,顶如覆瓮”、“形似半个鸭蛋”等来形容它,其中比较贴切,而且被较多人接受的是“蛋形”,约定俗成,应称这种窑为“蛋形窑”。
2、清代、民国时期,没有“蛋形窑”的叫法,人们以燃料和制品的不同来区分,将这种窑分别称为“柴窑”和“槎窑”。其中因槎窑的窑头象狮子,所以又称狮子窑。本文讨论的“蛋形窑”、“镇窑”,专指柴(松柴)烧瓷窑,不包括槎(槎柴)烧瓷窑。
3、蛋形窑这种窑形诞生的年代应是在清代初期。其根据有三:一是清乾隆时唐英的《陶冶图说》第十五条“成坯入窑”,其相关文字就是对小型蛋形窑较为完整、准确的描述。考虑到窑炉的形制从创制到成熟,应该有一个过程,所以蛋形窑的诞生时期应上溯到清初。二是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只记载了景德镇的葫芦窑,没有蛋形窑。这可以作为一个反证。三是目前所知道的文献和考古发现,不见有明代蛋形窑。
4、单独用“镇窑”来泛指蛋形窑是不妥的,理由有三:因为景德镇有多种特有的窑,镇窑和蛋形窑之间不能划等号;从历史上看,清代和民国时期也没有人将蛋形窑称为镇窑;从现实看,“镇窑”已经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一座不可移动文物的专用名称,已经不能用来泛指蛋形窑了。
5、我们可以这样表述:目前已掌握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表明,从唐代到民国时间,景德镇柴烧瓷窑主要有龙窑、馒头窑(马蹄窑)、葫芦窑和蛋形窑;鉴于蛋形窑是景德镇传统瓷窑发展到顶峰时的制瓷窑炉,代表了景德镇传统柴烧瓷窑乃至中国传统柴烧瓷窑的最高水平,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蛋形镇窑”;而“镇窑”只能指称目前保存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这一座大型蛋形窑,它是景德镇传统蛋形镇窑中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一颗璀璨明珠。
因为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蛋形镇窑的辉煌期,又因为“镇窑”是蛋形镇窑的典型代表,所以本文题目的主语使用了“景德镇清代镇窑”这个词组。
二、蛋形镇窑的窑房和窑炉
蛋形镇窑的窑房为两层木构建筑,窑房内除放置窑炉、储备窑柴、存放瓷坯外,其结构布局和场地区划,还充分适应了装匣、烧炼、开窑、拣选等工作需求。窑房的大小决定于窑炉的规模,一般每栋窑房面积接近1000平方米。
蛋形镇窑的窑房结构十分独特。镇窑窑房长约40米,宽约20米,外檐高度约7米,构架是3米×3米的方形柱网。所用木材都是质地坚硬的杂木,而且大多为抗腐、抗燃的楮木。房架梁柱是砍去枝丫的天然树干,能干的工匠们非常巧妙地利用曲木的重心和弯曲外形起拱架梁,穿逗式木构架看起来很不规则,走进窑房就像进了一片枯木林。
由于二楼要储存三、四个窑次的松柴作燃料,楼面负荷每平方米达1吨以上,所以,楼层的承重梁采用高达0.53米的拼合板梁,直接用板榫穿入柱内,其下设托木或斜撑以减少梁的净跨。梁上密铺楼栅,楼面用6厘米厚的跳板铺成。
屋顶用近于4分水的坡度,并作局部升起以利散热通风,这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通风屋脊。
二楼楼面近窑门前处有一闸口,松柴通过闸口即可滑落到窑门口,供烧炼使用,节约了搬运松柴的劳力和时间。
二楼后部还有窑工的住房、厨房和浴室。
蛋形镇窑窑房风貌独特,其建筑充分显示出当时瓷业建筑设计的科学水平和木工高超的营造技艺。
蛋形镇窑整个窑炉的墙砌体主要分为窑身、护墙、活动支撑和烟囱几个部分。
1、窑身
为蛋形的砖砌体,是窑炉的本体部分。整个窑身全由普通粘土质窑砖砌成。按各部位形式与功能的不同,窑身又可分成窑底、侧墙(即窑墙)、拱篷(即窑顶)、燕尾墙(楔形连接墙)、烟囱入口的窑背端(俗称靠背,构成观音堂)等几个构成部分。
①、窑底。即窑床,为装烧制品的承载底板,是三合土的夯实地坪(或平铺一层窑砖),上铺石英砂垫层。垫层沿窑体方向逐渐加厚,形成升坡面。石英砂垫层的作用在于稳固匣柱,是为适应制品装烧工艺要求而设。
②、侧墙。为一块砖厚的蛋形围墙,其高度由前至后逐渐降低,竖向取微内倾的直立墙形式(俗称内罩),主要承受拱篷重量的垂直压力,从而防止直墙凸肚(即暴肚)的发生。
③、拱篷。为厚约21厘米的双曲砖壳体。头部(俗称狮子头)为双曲球面砖壳。拱篷横断面呈超椭圆拱形,有利于拱座横向加固的简化和窑内顶部烧成温差的缩小。整个拱篷的砌结方法综合了常规环砌拱与错砌拱的优点,既便于拆修,又具有较好的  整体强度和严密性能。
④、燕尾墙。为窑尾端侧墙上自挂窑口至观音堂之间的一段内倾的连接墙,其形如燕尾,故名。用于楔紧整个拱篷和支承烟囱的大部分重力。
2、护墙
俗称窑塝。为一前高后低的砖砌蛋形圈墙体,是窑体的永久性加固设施,其主要作用在于承受拱篷的横推力(即拱篷重力的水平分力)和支承压篷砖垛。墙体特别加厚,一则可确保安全,二则可在墙顶形成一个比较宽敞的操作平台,用作窑顶巡视火候的走道和调整压篷砖垛的操作空间等。护墙于窑门处开八字口,上部砌过桥砖拱,以抵抗窑拱相应部位的横推力并支撑压篷砖垛(俗称眉心撑)。
3、活动支撑
为介于窑体与护墙之间的未砌结的砖体。活动支撑覆盖着窑体的大部分表面,按所处位置与支撑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其上部(即护墙之上)对应于窑的顶篷区间,为压篷砖垛(俗称撑砖),由于窑体为普通的粘土砖砌体,烧成时顶篷有较大的热应变而可致变形走样或下沉,故需加压篷砖予以压实或对顶篷的变形进行调整,以防止顶篷变形,此为压篷砖垛设置的巧妙之处。中部对应于脚篷区间,为活动支撑砖垛(俗称档子),两侧分别与窑体和护墙相接。由于在此区间内,窑体因自身重量所形成的横推力最大,因而不能像压篷砖垛那样采用单面支撑,而必须将窑体的横推力传递到护墙。活动支撑的下部对应于窑侧墙区间,为碎砖加沙土的填充层。在此区间内由于窑体的横推力不大,因而不需全部用砖支撑。其作用不仅在于将横推力传递至护墙,而且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镇窑采用这种活动支撑的原因是:第一,窑体属易损部分,一般每隔一年至一年半便要重建一次,采用活动支撑可使窑体的经常拆建不致破坏永久性护墙;第二,窑体外周曲面形状复杂,要确保各部位的妥贴支撑,必须现场随砌随打撑。
4、烟囱
烟囱的前壁垂直地支承在挂窑口顶篷上,后壁支承在窑背端墙上,两侧支承在燕尾墙上,后壁与两侧往上逐渐向中心收缩,到囱口形成三角圆形。囱体底脚大,自重轻,倾斜分层眠砌(砖缝为倾斜平缝)。烟囱伸出窑房屋顶露于室外经受风压的部分仅约6.5米,简易轻巧而又相当稳定。烟囱顶部呈钢笔尖型,尖头背向窑头,其作用是可以减小外部风流的影响,维持烟囱烟气流动和气压的稳定。蛋形镇窑有这样一个砌筑技术高超的薄壁烟囱是窑炉史上了不起的创造。
按照烧炼过程中的性能和作用,镇窑的窑身又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窑门。为装卸制品(即满窑与开窑)的出入口,烧成时需将其下部封闭,仅在其上部留一投柴口,供投入燃料窑柴之用。
②、窑头区。为燃料燃烧区,炉栅和灰坑均位于此区内。
③、大肚区。因其位于窑前部最宽最高之处而得名,为上等细瓷与高温颜色釉瓷装烧区。因紧靠窑柴燃烧区,故温度高,烧成温度为1300℃~1320℃。
④、小肚区。位于窑体腰部,其高度和宽度均不及大肚区,为普通细瓷装烧区。烧成温度略低于大肚区,为1260℃~1300℃。
⑤、低温区。为普通瓷器或低温颜色釉瓷器装烧处。烧成温度较低,仅为1170℃~1260℃,故称低温区,位于小肚区至挂窑口处,即为窑体之后部。
⑥、挂窑口。即窑室与烟囱的交界处,是控制火焰流向、流速与烟囱抽力的部位。密封烧成时可借助于满窑前所砌结的网状排烟孔的大小及分布达到控制目的。
⑦、余堂。为烟囱底部空间,是土匣或粗瓷(即渣胎碗之类)装烧区。烧成温度为1130℃~1170℃。
⑧、观音堂。即窑背端穹窿所构成的佛龛式空间,从窑头处观之,其形似庙堂,故称为观音堂以求吉利。观音堂用于装烧供修窑用的窑砖。
蛋形镇窑的形态和规模大致如下:
整个窑炉呈一卧放的鸭蛋,前端大,后端小。窑身全长16~18米。窑门设于前端,窑门高2.7米~3米,宽0.55米~0.7米。由窑门往后3米~4米处,为全窑的最高点和最宽点,高5.4米~6.2米,宽4.2米~5.0米。窑底床沿窑身方向逐渐向上倾斜,与地平线构成3°角,自最高点以后,窑顶逐渐下降,与地平线构成约15°角。距窑头约15米处为烟囱底部进烟气口,俗称“挂窑口”,其断面高约2.2米,宽约2.6米。挂窑口上方为烟囱,烟囱断面亦如蛋形,其大头方向与窑同。烟囱的前囱壁垂直而后囱壁及侧囱壁均向上逐渐倾斜收缩。烟囱顶部呈钢笔尖状,其尖端背向窑头。烟囱高度如自挂窑口算起,约等于窑的长度。
炉栅及投柴口均在窑头,炉栅面积约0.9平方米~0.95平方米,灰栅及火柱均由小型匣钵架成,发火孔(即除渣孔)和投柴口分设窑门上下。窑底用紫石英砂,俗称“老土子”铺垫,厚0.2米~0.3米。窑顶自前向后有通风孔、左看火孔、右看火孔、后看火孔及烟囱看火孔。
一次窑可装烧瓷器约15吨,每烧一窑需耗松柴约700担。
蛋形镇窑的科技水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科学,造价低廉。蛋形镇窑结构科学合理;砌窑使用的窑砖为经过炼制的山土,粘结材料为经过炼制的田泥,不仅耐高温,而且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施工方便。
2、烧成成本低,产品质量高。以松柴作燃料,烧成时间短,烧成周期快,产品质量高。和其他瓷窑比较,蛋形镇窑的炉栅面积最小,燃料消耗量最低,但热效率最高。
3、装烧量大,利用率高。装窑容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烧成。窑内各部位装窑产品的利用率很高,这是其他形制的窑炉难以做到的。在一窑内可以装入多种瓷器品种同时烧成,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最高的生产力水平。
蛋形镇窑的创制为景德镇清代瓷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新的物质基础。
三、蛋形镇窑的营造技艺
2006年,国务院公布《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砌筑营造和修补制瓷窑炉,景德镇瓷业俗称之为“挛(luán)窑”,这是一种专门的技艺。柴烧瓷窑挛窑一业,从元代起,都是魏姓本地人世传经营。到清嘉庆年间,其手艺被余姓江西都昌人学得,并由此传承发展到营造蛋形镇窑。清蓝浦《景德镇陶录》对挛窑手工技艺有这样的描述:“余常见其排砌砖也,一手挨排粘砌,每粘一砖,只试三下即紧粘不动。其排泥也,双手合舀一拱泥,向排砌一层砖中间两分之,则泥自靠结砌两路流至脚,砌砖者又一一执砖排粘,其制泥稠如塘浆,亦不如泥水工所用者。”
蛋形镇窑窑炉的型制体量、结构比例、砌筑材料和手工技法都有一定的讲究,代表了世界传统制瓷窑炉营造技艺的最高科技水平,是景德镇窑工千百年劳动经验和高度智慧的结晶。
通过以下文字,我们可以了解景德镇蛋形镇窑营造完整成熟的工艺程序和要求,以及专门高超的手工技艺。其具有景德镇浓郁地方特色的“行话俗语”散透着一种神秘和神奇,在本文这一节,我们有意识地保留这种“原汁原味”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
1、准备
①、准备泥巴,打好泥浆,选好窑砖头,响砖,老砖要分开。
②、结完寸门开始挛窑,打好中线,量好棋盘线。
2、结门
结门是开始结窑的第一步,有以下操作要求:
①、首先要放好架,架要放得端正不能歪,不能往后参,不能往前罩,架子放在正当中。
②、结门可用好砖和砖头混合结,要层层结死泥,口面要结平,结完后要检查,窑门的模样与架子要相对。
3、排脚
排脚是挛窑的基础,其主要要求是尺码准确,基础坚固。
①、量准尺码,定好中线,中线根据窑门和挂窑口两处折中为标准。根据中线排好横杠再用线量,量周围的棋盘线和角上的人字线,以衡量横杠的准确,不能歪斜。
②、整好墙脚的基础,把老土子扒净,把基地扒平再开始结墙,最底下结一层扁砖,再结侧砖,结平地面再结扁砖。老土子深要锁两层砖,老土子浅锁一层砖。
③、结墙脚由两个人结,一个人结一边,同时结上,砖要挤得紧,一块咬一块,口面要结平。
4、结墙
结墙是挛窑的一个关键,因为窑蓬的形象受到窑墙砌结的影响,对结墙脚的主要要求是要罩得合适,规格要标准。
①、窑脚排好后开始结墙,首先要在两边拉线,一边拉一根,从大肚部位拉到挂窑口为止。看准整个墙脚的弯度,量准尺寸再结墙。结墙要照护原来老脚,不得因为震动而影响到窑脚。前高后低,逐步、结成斜式,口面要平。
②、结墙的操作是结起手边的墙,用左脚上前,右手拿砖,结落手边墙,用左脚上前,左手拿砖。身子要站侧面,向窑弄伸直手拿砖,用二指和中指夹砖面,大指四指和小指夹砖堧,砖要夹死,手心放空用砖角挽泥,贯到劲结上去裁紧。
③、在窑门口结到到了三尺高的时候开始锁砖结,从窑门起至小肚部位,将侧砖结一层,再又结眠砖。结到窑门口到了五尺高开始锁第二次砖,也是从窑门起锁到小肚部位止。在每次锁砖时都要注意结死泥,不紧不平的地方用渣饼子尖好。
④、窑门口结到七尺高进行眠砖结,从窑门起到靠背止,周围眠一层砖,结平口面,结墙至此结束。要量尺寸检查规格,在两边的大肚和小肚部位吊直线,从前到后牵横线,看线与墙的距离,检查墙的弯罩度是否合符规格标准。
5、结蓬
结蓬是整个挛窑的又一关键,其中主要是结好顶蓬,顶蓬中又以结好狮子头为重要。
攀面得
①、攀面得是指结窑门上部,要顺着窑墙结,要结成半圆形,不能闯口,不能起角,也不能往内罩。砖缝要排匀,内面泥巴要咬紧。要用长头砖。
②、攀内面得是一个人站在跳板上结;两个人坐在墙角上用手攀着两边,两边结接头才放手。结外面得是两个人结,一边一个人同时结起来,结完了  好梅花  。
结脚蓬
①、结脚蓬要站好十字桩,站在墙上结,一边一个人同时结,从下结上。选好砖,大小厚薄要配匀,结好口面,栽死泥性,不能软腰,不仰不扑,脚下不能软,喉下不能肿。
②、施砖量斜度,第一次在大弯里量,十五块砖高,砖上吊线,脚下距离十二度。第二次在大肚量,十五块砖高,吊线脚下距离十度。第三次在小肚量,十四块砖高,吊线脚下距离十八度。第四次后面量,十四块砖高,吊线脚下距离九度(一块砖为一度)。
③、吊直线,量罩度,结脚蓬要量三次,在大肚量一次,小肚量一次,挂窑口量一次。每次线头距离老土子得八寸高,每吊线一次量横宽两次。
④、打当子,在窑塝与脚蓬之间的槽里用长砖打当子。在弯里距离半块砖打一个,后面一概是距离一块打一个,横一块直一块骑缝打。要端正,要抵紧,要健。
结顶蓬
①、结顶蓬上面从结扇门开始,扇门得要顺着内面得结起来,捲蓬结,结成半圆形,砖缝距离要一致,不能闭口,不窩不实,不罩不空,口面要结得端正。
②、结顶蓬下面从脚蓬上结起,斜式的从下结上,一人结一边,两边结统,用手掌坐死砖,砖的后角吃泥,使劲按紧,分匀拉,抖开夹,用劲插死,挤成的泥巴要成鸡蛋型,结中心的窑要,贯死表劲插死后梢。
③、斜脚蓬,人坐在跳板上,脚要扣拢。结平了肩,要一只手扶到窑,一只手拿砖,跪着,屁股坐在脚跟上,结起手坐在右脚上,结落手坐在左脚上。结到角上要对角站,结到当中要伸直到肘结,手不能轰着,两人衔接龙口撞头。
④、整个顶蓬要结得平口面端正,半圆形,砖的厚薄要配好,不能凸凹,两边一样。平头时开发火眼,狮子头要结圆。
⑤、抹泥巴要揑细卯子和子屑,窑头上要抹满拉,过江上要摸匀,不能有死泥巴积在一堆。
6、结囱
①、结囱在燕尾墙上结起,首先量好线,前阔后窄成三角圆形,在此基础上结囱。
②、结囱配合窑蓬结,要圆不能夹。下大上小,一路小一路,结一层,搭一尺架,缩半块砖。
③、结到十七层用长砖打三层箍,配平缺子,做好内外口面。
④、结到大架六、七层上要结圆形,囱口上用长砖锁堧。
⑤、囱结完后再用泥巴在外面糊,泥巴要摸匀,不能有堆,拆架不能摇动窑囱。
四、蛋形镇窑的装匣满窑
2008年,由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申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景德镇传统制瓷柴窑烧成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柴烧蛋形镇窑的烧成包括装匣满窑和投柴烧炼。
蛋形镇窑在点火烧炼前,要进行瓷坯的装匣,之后进行满窑,这是传统制瓷烧成必须经过的工艺流程。
1、装坯
将成坯装入匣钵内,称为装匣或装坯。把坯体装入匣钵之前,要预先在匣钵底上撒一层薄薄的石英粉或稻谷壳灰(匣钵垫渣),以防止坯体与匣钵熔结,一般还要在坯体下放置一块与坯体底脚相适应的渣饼(垫饼),但有的坯体装入耐火度高而底部平坦的匣钵时,也有不用垫饼的。上了釉的大型坯件装入匣钵时,必须利用支架或支钉。坯件之间或坯件与匣钵墙之间必须用刨花塞紧,使坯体平稳,以防止坯体倾倒或坯体未装平稳而发生烧成器物变形。
装坯的具体操作有以下要求:
①、装坯前,要对待装坯体的品种、规格、数量及特殊要求进行了解摸底。
②、针对坯体,准备各种不同尺寸的匣钵。对匣钵质量进行挑选和修整。把匣钵烧成使用的次数记下来,以便满窑时分别放入不同的温度中烧成。有的匣钵有一点小裂纹,但还可以用,则可放在匣钵柱的上部;不要放在匣钵柱下面,以防止高温倒塌事故。
③、景德镇把未经过预烧的匣钵叫“土匣”,经过预烧的匣钵叫响匣。选用匣钵时,小器匣钵都是经过预烧的,否则不能装坯。大器匣钵预烧的“土匣”内也有装坯的。小器匣钵是指平底的大匣钵,一钵装多件瓷坯;大器匣钵则是指一钵装一件瓷坯的小匣钵。
④、装坯前应将匣钵整修打磨,除去匣钵内外的渣屑,充分扫刷干净,然后用专门配制的涂料在匣钵的外底部与内壁上涂敷一层,以防装烧时匣钵屑粒子掉入坯上而造成落渣缺陷。
⑤、匣钵经过整修后,还需逐个叠座校正,俗称坐死子口,使匣钵与匣钵之间密切吻合,避免摇动,也可防止火焰射火并带入碳粒及各种挥发物而造成瓷器废品。在匣钵找平校正后,在一定高度画上规定的标记(一般用高岭土浆刷一弧形线),俗称打墨线,这样满窑时就不需要再进行找平校正。
⑥、装坯时要估算好匣钵的容量,充分利用匣钵容积。装坯前,垫好糠灰或石英粉,用木板压平后,再放上垫饼(俗称渣饼),然后将生坯平稳装好。在装烧陈设瓷时还要用木刨花支撑,以免生坯互相碰撞破损。
装坯是满窑前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按照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进行细致的装匣,则可以减少废品,提高成品率;否则由于装坯不善,器物将产生变形、落渣、射火、下码翘等毛病,甚至造成匣钵柱倒塌。
2、满窑
把装有生坯的匣钵摆放到窑炉内,叫装窑或满窑。
蛋形镇窑窑室高大,结构特殊,没有吸火孔,没有闸板,对火焰的控制主要靠匣钵柱的松紧稀密来调节,所以镇窑的满窑技巧是很有讲究的。“一满二烧三歇火”,是装烧工人在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只有把好满窑、烧窑、歇火三   关,才能烧出好瓷器,忽视哪一个方面都会出问题。这句行业俗语将“满窑”放在第一位,还有更强调“满窑”的意思。
满窑工首先要熟悉蛋形镇窑的窑位。窑位是指窑内可供烧制瓷器的位置,有前、中、后,左、中、右和上、中、下之分,各有专名。窑位不同,温度不同,适合烧制的瓷器也不同。
装烧工人在生产实践中摸透了“火”的脾气,把满窑烧窑概括为“卡和放”的技艺。所谓“卡”就是卡住火路,不让火白白地跑掉或随便乱跑;“放”就是让火按照满窑时布置的火路去跑,命令火就范,以保证各窑位的温度和气氛达到预期目的。
镇窑是平焰窑,窑室前高后低,窑底又无吸火孔,温度分布明显是窑顶温度高,窑底及下部温度低,特别是靠近窑尾的下部温度很低。针对这种情况,装烧工人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满窑方法来控制窑火:
①、在整个窑室内,匣钵柱的布置有的成犬牙交错排列,有的成对称排列。交错排列阻力大,窑火停留时间长,可以停住窑火和保持温度;对称排列阻力小,窑火停留时间短,停不住窑火和保持不了温度。炉栅附近为燃料燃烧区,往后几排匣钵柱便是对称排列,称为扇火区,因为这里温度高,装烧工人有意不让窑火在这里停留,所以匣钵柱对称排列,让火快速往后流去。接着往后几排匣钵柱便是犬牙交错排列,称为前错拉区,目的是提高阻力,让窑火在这里释出更多热量,烧好这里的高温瓷器。接着再往后几排匣钵柱为拉背区(也称窝里)、后错拉区等,均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排布的,这就是充分运用“卡”和“放”的技艺。
②、匣钵柱尽可能满到窑顶,甚至触及顶篷,以提高上部料垛密度,增加阻力,把火焰往下压,尽可能提高下面温度,缩小上下温差。
③、用匣钵屑装置的位置和数量来驱使火在高度方向上成波浪形前进;而“错拉”则是在水平方向上迫使火焰绕弯前进。
④、为了尽可能提高窑后面的温度,在火焰进入烟囱之前,采取了挂窑口的措施,即在靠近烟囱底的一排匣钵柱间,除下面留有大约为60毫米×100毫米×100毫米的间隙外,其余匣钵柱间空隙全用匣屑和塑性黄泥塞紧涂密,直到窑顶,这样,迫使火焰倒下来,从挂窑口下面空隙溜出去。由此看来,这种平焰窑也有倒焰的地方,而且挂窑口的措施还可提高余堂的温度,如果把蛋形镇窑的后部看做烟道,则挂窑口就相当于闸板。
装匣满窑就象排兵布阵,是让“火”和“泥”巧妙融合的神奇的艺术设计。
五、蛋形镇窑的投柴烧炼
蛋形镇窑的烧成有科学的劳动组合和精细的分工,其工种和人员分工大致如下:
把桩,把桩师傅是全窑的生产指挥者,对烧窑技术全部通晓,又叫火头。把桩,即意谓掌控。
驮坯,负责满窑、领班烧上半夜窑及调配全窑装坯数量。因为要亲自上坯厂引坯到窑场烧,故名驮坯。
架表,负责满窑、砌炉栅,领班烧下半夜窑。因为负责窑内每柱匣顶上一层匣钵的满放,故名架表。
收兜脚,通常设两人,分别担任驮坯和架表的助手。开窑匣钵全部搬出后,把最下一层的匣钵(兜脚)收出来,叫做收兜脚。
小火手,接近出师的技艺学徒。满师后,还要再见习一年,在这一年中,还要兼顾窑厂一些杂事。
打杂,负责挖泥巴、准备烧窑材料等工作的人员。
三夫半,负责把窑柴从楼上运到火门口,兼协助挖兜脚的事,因为比一般徒弟技术要高些,叫三夫半。
二夫半,工作与三夫半同,技术、工钱比三夫半低,故叫二夫半。
一夫半,工作与三夫半同,技术、工钱比二夫半低,故叫一夫半。
蛋形镇窑的烧炼有一套完整的工艺过程:
1、封窑门
全窑满好后,接着用碗类匣钵砌筑火床(三根碗类匣钵柱,再在纵横方向用碗类匣钵挤紧,形成炉栅)并用窑砖八块眠放在炉栅空隙处。
在炉栅上放上点火用引柴,然后即可进行封窑门。窑门是用窑砖眠砌,下面留有点火孔,中部留有投柴口,上部用碗类匣钵镶砌两个窑眼,烧窑过程中,通过窑眼匣钵的颜色,可以了解窑前面的温度。窑门砌好后即可点火,点火后,即用塑性黄泥涂塑窑门,窑门涂塑黄泥之前点火比较容易点着,因为从窑门转缝隙间可以进入空气。
2、投柴烧炼
烧炼过程分三个“火期”:
①、缓火期
点火使用劈细了的松柴,从点火口伸进窑内点燃木刨花、干篾和松柴等,使之燃烧,并徐徐从投柴口投入干柴,投柴量每次数块,以能维持燃烧为度,窑头上的通风口开着,让部分水蒸气和烟气从此通风口冒出,1小时以后用耐火砖封闭此通风口。   
自点火烘坯起至烧还原焰止为缓火期。点火后初期每次投柴以后,投柴口不用松柴堵封,这是为了多进入二次空气,以增加窑内气体流量,防止局部温度上升过快,并稀释烟气,避免水蒸气饱和。两小时后,窑头温度已达500℃~700℃,前端匣钵柱稍红,每次投柴后可酌情用松柴封堵投柴口,控制空气过剩系数以提高燃烧温度,投柴口一般均用一手松柴堵住。至火焰进入烟囱内,水蒸气冒出稀少时,即增加投柴数量,使火焰转入还原阶段,烟囱口冒出甚浓的黑烟,此时窑内温度约950℃~1010℃,时间约计10小时以上。
②、热火期
此期是在还原焰后期开始的,余堂内之匣钵有2/5被烧红,火焰已超过余堂内匣钵柱顶1米以上,此时可将火床面积增大1/3至1/5,亦即将火床空隙处所架设之八块耐火砖去掉二三块,使有效面积扩大,增加空气输入量并逐渐增加投柴量,加大火床重量强度,同时使燃料充分燃烧,这时烟囱已无黑烟冒出,温度逐渐升高到1050℃~1200℃,这样烧6小时左右温度可达到1200℃~1250℃。
③、速火期
速火期窑温很高,燃烧迅速,投柴频数也必须相应增加,方足以维持窑温继续升高,以达到所需要的窑温,速火期即加快升温之意。  
此时投柴人数也由3人增至5人,轮流继续投柴。每小时投柴总量及每次投柴量均较前稍小,但次数较前加多,因而可促使温度快速上升。约在三四个小时之内,可使窑温从1250℃升到1320℃,这时把桩工必须经常观察窑内温度是否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如已达到要求的温度,则尚须保温平烧一至二个小时,使釉面平匀光滑。
一次窑的烧炼时间为24个小时左右。在一次窑的烧炼过程中,窑工们分为三班,为烧上半夜窑、烧下半夜窑和烧日窑。每一班,窑工有不同的人员组合和分工。整个烧炼过程要符合溜火烘窑、烧好氧化焰、烧好还原焰、烧好中性焰的工艺要求。
在烧炼过程中,要运用调整窑内温度分布的各种烧窑方法,除湿柴烧脚、向火坑泼水等外,还有投柴时往投柴口的左边投入,或向右边投入,向前面投过去或向投柴口近墙边投进等,都可以影响窑内左边温度、右边温度和前面温度。至于何时烧湿柴,是部分湿柴还是全部湿柴,何时加快投柴,何时停止投柴,是否要向灰坑泼水以及泼多少水,这些都要凭把桩工的经验,视当时当地气候条件、装烧产品及燃料情况而定。
在烧炼过程中,窑工有神奇的测温方法。镇窑窑顶由前向后有通风孔(窑头顶上)、左看火孔、右看火孔、后看火孔以及烟囱看火孔等,分别作通风和观测窑内温度和气氛之用。传统的镇窑测温方法是凭眼睛观测以及钩照子观测。
投柴口上面距火床2.3米处,用两个小匣钵并列嵌砌于窑门投柴口的上端,即俗称窑眼,根据高温火焰颜色变化观测窑前面温度。这两个窑眼,相当于辐射高温计。
物体受热颜色会变化,物体的温度愈高,则其颜色愈明亮,物体受热时温度变化与色相变化的关系如下:
初期的红色                 500℃
暗红色                     700℃
淡红色                     900℃
鲜亮的淡红色               1000℃
橙黄色                     1100℃
鲜亮的橙黄色               1200℃
白色                       1300℃~1320℃
照子也称火照,用一块破坯,中间挖一圆孔,放置窑眼内,烧炼过程中,钩出以验烧成情况。
吐痰入窑也是测温方法之一,但只有把桩本人才知道吐痰入窑测温真谛,据说吐痰入窑测温法既可测定窑内温度,又可测定窑内抽力,其理论依据可能是观察浓痰掉入窑内碳化速度情况及痰在窑内飘动情况等。
3、烧炼熄火
蛋形镇窑烧窑判别火候的传统惯例,如果窑内火焰清爽如清水一样,看不见袅袅浮动和缭绕牵动的火焰线条或者根本不见火焰痕迹,并且窑后面略呈白色(从烟囱看火孔看窑内火焰),匣钵底部和匣钵墙无明暗之分,就显示全窑已经烧好,此时即可熄火。有经验的把桩工向窑后看火孔内吐痰,痰掉到窑底立化白光散去,出现这种现象即可作为熄火的参考标准,这时窑内温度为1280℃~1320℃。另外在挂窑口的匣钵柱顶上一敞口匣钵内靠钵墙立放一圈茶杯盖作照子,熄火前钩出照子检测吸水率等作为止火标准参考物。即使有着丰富经验的把桩师傅也要以照子作为熄火依据。
景德镇蛋形镇窑烧成技艺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技艺的群体性、技艺的科学性和技艺的先进性。
技艺的群体性:柴窑烧成技艺不是以个体的形式表现,而具有群体的综合性。一组窑工有把桩师傅、驮坯师傅、架表师傅、收兜脚工、打杂工、小火手、三夫半、二夫半、一夫半等,窑工们各有分工,都需具备一定的技艺。其中把桩师傅为全窑烧炼的总负责人,在工艺技术上起把关的作用。驮坯师傅主要负责匣钵窑位的排布,匣屑的装置。要求对窑火和不同瓷器品种对烧成的不同要求非常熟悉。架表师傅主要负责全窑每根匣钵柱顶端匣钵的码放,按技术要求把握满窑的质量。每次烧窑都是全体人员的相互协作配合下完成。
技艺的科学性:蛋形镇窑烧成操作时表面看似简单,但窑工师傅却完全凭自己的经验和技艺,完全掌握了高温状态下窑炉内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据现代测定,景德镇蛋形镇窑烧炼时最高温度1320℃;窑前部的一氧化碳含量为5~8%,窑中部为4~6%,窑的后部为2~4%,说明在烧成过程全窑处于还原气氛中;在烧成过程中窑内大部分处于零压阶段,过量空气极少,过剩氧的含量在1%以下。全面达到了瓷器烧成的技术要求。而且窑工们还能根据窑炉内不同窑位的烧成温度和气氛烧造出不同品种的瓷器。
技艺的先进性:景德镇千年窑火长盛不衰是人类社会罕见的文化现象。景德镇传统制瓷烧成技艺“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其水平长期领先于中国和世界的制瓷业,而蛋形镇窑烧成技艺的先进性达到了巅峰水平。
六、清代镇窑的保护传承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的清代镇窑是蛋形镇窑的特例和典型,镇窑作为不可移动文物,是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与之相联系的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也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做好“镇窑”的保护传承,经过科学论证和充分准备,2009年8月,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开始修复复烧已经停烧多年并部分损坏的镇窑。此时,笔者撰写了《论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一文,文章以“重新修复这座镇窑,恢复传统烧炼生产”为实例来展开论述。论文入选2009年9月,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编辑,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发展中的探索——景德镇优秀社科论文选》,为此,笔者荣获“2009~2010年度景德镇市十佳理论工作者”荣誉称号。
现转录此文,以此来回顾2009年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对清代镇窑保护传承的理论探索和成功实践。
论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文译名在2002年进入我国的学术论坛。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我国成为第六个签约国。随后,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进入了党和国家的最高文件。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以上背景下,本文试探讨对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的认识、保护和传承。
一、对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首先,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民间,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而其多样性正是民族性带来的。如民间文学中的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民间音乐中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兴国民歌,民间舞蹈中的狮舞、傩舞等都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也是如此。在传统手工技艺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其民族性更有一个特例,“中华向号瓷之国”,“瓷器,你的名字叫中国。”传统陶瓷的制作技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地域性的特征。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分为10类。除“民俗”一类中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带有全国性外,绝大多数 项目都带有地域特色。从另一角度说,一个地域珍贵的突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能在10类中面面俱到,全面开花。正如郭沫若先生赞誉景德镇的诗句:“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最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陶瓷”,重点就在“传统手工技艺”、“瓷业习俗”和“民间陶瓷美术”。
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历史悠久,东晋时的赵慨被尊为景德镇制瓷的“师主”,说他“以其神异足以显赫古今也”。制瓷技艺已经达到“神异”的水平。景德镇各种精美的瓷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这一问题长期引起国内外各阶层人士的浓厚兴趣。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亲临景德镇考察,把景德镇制瓷技艺写进了著名的《天工开物》一书。“共计一杯功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是叙述总结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的名言。书中还有“造瓶”、“过利”、“汶水”、“过釉”、“打圈”、“烧窑”等插图。清代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奉皇帝旨意,按宫中交与的二十幅制瓷图画,编写了《陶冶图说》,是对景德镇清代制瓷技艺的形象精辟的说明。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殷弘绪)如“间谍”般的在景德镇穿街走巷,了解景德镇的制瓷技艺,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先后两次向法国教会写信。他在信中说:“为了了解中国工人制作瓷器的方法,我煞费苦心。”景德镇的制瓷技艺和成就使昂特雷科莱折服,所以信中的字里行间多带有惊叹和赞美。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是历史悠久的,具有世界级水平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德镇瓷业习俗,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也同样具有不可比拟的典型性和杰出价值。在世界文明史的历史长河中,也出现过一些著名的手工业城镇,由于各种原因一个个都衰败消亡,唯有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断。在世界的各个区域,也都有一些自己地方的手工业生产,但唯有景德镇,一千多年来,特别是明清以来,几乎是整个城镇在经营瓷业。瓷业习俗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瓷业习俗也成了都市民俗。历史的悠久性、体系的完整性、文化的渗透性、特征的鲜明性、内涵的进步性使景德镇瓷业习俗在世界行业习俗中占有极高的价值地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中,有“民间美术”一类。景德镇民窑陶瓷美术在中国民间美术中独树一帜。史料记载,早在唐代,景德镇就有“陶窑”、“霍窑”的民窑记载。到了明代,景德镇民窑的生产规模是全国“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到清代,景德镇“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长期的大规模民窑生产和辉煌的陶瓷美术成就,使景德镇民窑陶瓷美术成为一座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
二、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式
2009年年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隆重举行,大展期间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据报道,论坛上“专家普遍认为,把传统手工技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是一种合理的必然,鉴于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方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点,采用生产性方式保护,是传承利用传统技艺的最佳途径”。以上观点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传统陶瓷手工技艺的性质和状况也证明了这一点。
传统陶瓷手工技艺和其他手工技艺一样,不是生存和传承在书籍记载上,也不是生存传承在口头讲解上。诚然,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对手工技艺可以作一定的描述,配上图片也有一定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是,手工技艺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前提而服务于生产的,其产品主要是日常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手工技艺的经验和技术需要在具体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体验和掌握。手艺人只有通过操作才能理解材料的特性,掌握技术的手段,控制手感的分寸,创造物品的样式。所以,离开了实际操作,离开了手艺人的“手”,手工技艺也就不成其为手工技艺。而且,即使不离开手艺人的“手”,如果操作不是以制作产品为目的,其传统手工技艺也就不成其为传统手工技艺。目前,在古窑博览区,王炎生老艺人的手工圆器做坯是一个亮点。但是,他目前的做坯不是以制作产品为目的,做好的坯胎摔成泥巴又回头拉制,所以,这种“技艺”只是一种表演。由于没有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手艺人无需去注意技术要求,久而久之,真正的传统做坯技艺势必消亡。成型行业如此,传统挛窑、烧窑行业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传统窑炉的砌筑营造生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传统窑炉营造技艺也将消亡。如果只有一些小柴窑,没有传统300担镇窑的烧炼生产,驮坯、架表等技艺也就不复存在。所以,要保护传承景德镇传统制瓷的手工技艺,就必须有传统制瓷的生产。
同时,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有其群体性的特点,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对制瓷工艺有一句名言:“共计一坯功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就传统圆器制作而言,主要的工种脚位就有打杂、做坯、印坯、利坯、挖坯、刹合坯、画坯、装坯等,少了其中的一种技艺都不能完成最终产品。所以,每一种技艺只有在活态的生产线上才能生存和传承。
三、从镇窑修复的实例看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经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批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于2009年8月1日开始动工重新砌筑景德镇300担规模的清代镇窑。位于古窑民俗博览区的这座镇窑,是目前景德镇仅存的一座保持镇窑原貌的柴窑,1995年前一直维持正常烧炼生产。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沉寂了10多年,由于没有正常的烧炼生产,窑体出现了自然裂缝坏损。景德镇市政府、市文化主管部门加大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决定重新修复这座镇窑,恢复传统烧炼生产。我们认为这正是对传统制瓷技艺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传承的实践,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修复镇窑是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接保护
2006年,国务院公布景德镇传统瓷窑的营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修复镇窑是对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接保护。
砌筑营造和修补制瓷窑炉,景德镇瓷业俗称之为“挛(luan)窑”,这是一种专门的技艺。挛窑一业,从元代起,都是魏姓本地人世传经营。到清嘉庆年间,其手艺被余姓江西都昌人学得,并由此传承。据载,清末景德镇镇窑有100多座,窑业的兴盛可以想见。
镇窑窑炉的型制体量、结构比例、砌筑材料和手工技法都有一定的讲究,代表了世界传统制瓷窑炉营造技艺的最高科技水平,是景德镇窑工千百年劳动经验和高度智慧的结晶,这次镇窑窑炉的砌筑是国宝级传统技艺的实际操作。
1、挛窑砌砖技艺:
清代人对挛窑技艺有这样的描述:“余尝见其排砌砖也,一手挨排粘砌,每粘一砖,只试三下即紧粘不动。其排泥也,双手合舀一拱泥,向排砌一层砖中间两分之,则泥自靠结砌两路流至脚,砌砖者又一一执砖排粘,其制泥稠如塘浆,亦不如泥水工所用者。”
2、挛窑材料——窑砖:
窑砖是用来砌筑或修补制瓷窑炉的主要材料,一般长、宽、厚的规格为24×9×3.5(公分)。另有特殊规格的条子砖和烟囱砖等。
制砖的原料为黏性好、耐火度高的山土,经过踩炼、成型、晾晒、烧炼等工序,最后制成窑砖。过去,砖坯一般装进瓷窑烧成“响砖”,现在使用专门的圆窑包烧制。
窑炉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进行修补或拆倒重新砌筑,所以景德镇有大量拆窑时留下的窑砖头。经过高温煅烧,夹带着火红色和黑釉色的窑砖头被人们广泛地用来砌墙、铺路,使瓷都风貌呈现出一种独有的特色。
3、挛窑材料——挛窑泥:
挛窑使用特制的窑砖和挛窑泥。挛窑泥取自于田泥,即水田表层下的泥土,因其没有沙石杂质,具有黏性且耐高温。田泥运到窑场后需晒干,便于炼制泥料前用水能迅速地将泥块化开。用水搅拌的田泥经过踩练后成为泥浆状的挛窑泥。
景德镇传统瓷窑营造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砌结技艺、窑砖和挛窑泥的制作技艺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修复镇窑为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造了条件
传统手工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鉴于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方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点,采用生产性方式保护,是传承利用传统技艺的必经途径和最佳办法。如果没有挛窑的生产实践,那么,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德镇传统瓷窑营造技艺也就谈不上保护和传承。同样,如果没有相关的实际生产,景德镇传统制瓷烧成技艺、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瓷烧制技艺等等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传承。镇窑的修复为传统制瓷的烧炼生产,为传统青花、传统颜色釉等传统瓷的制作烧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同样,随着传统制瓷生产活动的开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瓷业习俗也得以进行和活态传承,如民俗崇拜活动的祭窑神等。
镇窑的修复并重燃窑火为景德镇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造了条件。
(三)修复镇窑可以保留和抢救景德镇传统柴窑烧制的多种陶瓷制品
景德镇具有千年的制瓷历史,创烧了众多著名的瓷器品种:青瓷、白瓷、青白瓷、卵白釉瓷、青花瓷、青花釉里红瓷和祭红、祭蓝、郎窑红、茶叶末、美人醉、浇黄、孔雀绿等各种高低温颜色釉瓷。这些品种的瓷器都是在柴窑中烧制的。现在的液化气梭式窑虽然也能达到相当的烧成效果,但和柴窑烧制品相比,毕竟有区别,特别是缺少那种具有历史沉淀的韵味。而且有些品种的瓷器只有柴窑才能烧制出来。修复镇窑并恢复传统柴窑烧炼可以保留和抢救将要失传的景德镇传统名瓷,这对加强文化遗  产保护,发掘陶瓷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经济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修复镇窑将对宣传瓷都景德镇和发展陶瓷文化旅游产生重大作用
古窑民俗博览区的镇窑在“时空”上具有极大的形象意义。从“时间”上看,这座镇窑是瓷都景德镇窑工千年劳动经验和高度智慧的结晶,它积淀的文化蕴含是无法估量的;从“空间”上看,这座镇窑是全世界最大规模柴窑的唯一遗存,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这座镇窑属于景德镇,也属于全中国和全世界。
修复镇窑,传承窑火,镇窑将成为瓷都景德镇最靓丽的名片,成为古窑民俗博览区最具魅力的王牌景观。
(五)修复镇窑是老艺人技艺传承关键时候的及时举措
目前,在景德镇老窑工中,烧窑把桩、驮坯、架表的上三脚师傅,在世的只有两人:胡家旺师傅,66岁;余恂铨师傅,82岁。挛窑老师傅也只有两人:余云山师傅,68岁;余和柱师傅,65岁。景德镇传统制瓷特种技艺传承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在这次挛窑中,古窑民俗博览区选择安排了跟随老师傅学艺的接班人。同时将挛窑全过程用文字、照片和摄影记录下来。在以上工作中,老窑工、学徒和工作人员都表现得积极、热情、认真、负责,大家出于对瓷都的热爱,深切认识到保护传承陶瓷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
结论: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特征,庞大的体系和世界性的杰出价值,我们要积极地搞好普查和研究,积极地进行各级“名录”的申报和宣传。有规划地创建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传承基地,形成政府主导、专家和老艺人相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保护传承工作格局。让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永远放射出映照世界的灿烂光芒。

一、引用文献:
1、元•蒋祈:《陶记》(乾隆七年刻本《浮梁县志》)
2、明•王宗沐、陆万垓:《陶书》(明万历二十五年刻本《江西省大志》)
3、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明崇祯十年刻本)
4、清•唐英:《陶冶图说》
5、清•蓝浦、郑廷桂:《景德镇陶录》
6、民国•江思清:《景德镇瓷业史》,中华书局,1936年10月版
7、民国•黎浩亭:《景德镇陶瓷概况》,正中书局,1937年7月初版
8、景德镇市陶瓷试验研究所资料室 :《景德镇瓷器参考资料》,1954年10月编印
9、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2月第1版
10、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陶瓷制品烧成》,江西轻工业出版社 ,1961年12月版
1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
12、李国桢、郭演仪:《中国名瓷工艺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
13、景德镇市志编纂委员会:《景德镇市志略》,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版
14、熊海堂:《东亚窑业技术发展与交流史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15、吴海山:《景德镇陶瓷窑炉五十年变迁》,2009年编著
二、图片说明:本文器物图片中的瓷器均为蛋形镇窑的烧制品。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