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明代葫芦窑是神奇的中国传统瓷窑

来源:《古窑季刊》第四期  发布:周荣林  发布时间:2017-11-23 09:32:53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葫芦形窑是瓷都景德镇制瓷业从元末开始,历经整个明代,乃至清初所使用的一种柴烧瓷窑,其使用历史长达400多年。
葫芦窑分前后两个椭圆形窑室,前室高,后室矮,且前宽后窄,前短后长,形似半个葫芦卧于地面,由此而得名。
一种事物如果具有高超、奇妙的特点,甚至带有神秘的色彩,人们赞叹为“神奇”。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中国传统瓷窑。
一、景德镇明代葫芦窑是中国古代著名文献记载的瓷窑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初刊于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它是一部全面系统总结明代以及此前历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巨著。
该书三卷十八篇,《陶埏》这一篇,又分为《瓦》、《砖》、《罂瓮》、《白瓷附青瓷》四章,其中《白瓷附青瓷》专记瓷器生产。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明代全国瓷器生产的情况,特别是景德镇的制瓷工艺,其中包括葫芦窑的瓷器烧成。为便于读者从整个制瓷工艺过程中了解葫芦窑的地位,特全文转录《白瓷附青瓷》这一章文字及葫芦窑插图:
“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平凉华亭、太原平定、开封禹州,南则泉郡德化(土出永定,窑在德化)、徽郡婺源、祁门。(他处白土陶范不粘,或以扫壁为墁。)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真、开等郡瓷窑所出,色或黄滞无宝光。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浙省处州丽水、龙泉两邑,烧造过锈杯、碗,青黑如漆,名曰处窑。宋、元时龙泉华琉山下,有章氏造窑出款贵重,古董行所谓哥窑器者即此。
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此镇从古及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其土作成方块,小舟运至镇。造器者将两土等分入臼舂一日,然后入缸水澄。其上浮者为细料,倾跌过一缸,其下沉底者为粗料。细料缸中再取上浮者,倾过为最细料,沉底者为中料。既澄之后,以砖砌方长塘,逼靠火窑,以借火力。倾所澄之泥于中吸干,然后重用清水调和造坯。
凡造瓷坯有两种,一曰印器,如方圆不等瓶、瓮、炉、合之类,御器则有瓷屏风、烛台之类。先以黄泥塑成模印,或两破,或两截,亦或囫囵。然后埏白泥印成,以锈水涂合其缝,烧出时自圆成无隙。一曰圆器,凡大小亿万杯、盘之类乃生人日用必需,造者居十九,而印器则十一。造此器坯先制陶车。车竖直木一根,埋三尺入土内使之安稳。上高二尺许,上下列圆盘,盘沿以短竹棍拨运旋转,盘顶正中用檀木刻成盔头冒其上。
凡造杯、盘,无有定形模式,以两手捧泥盔冒之上,旋盘使转。拇指剪去甲,按定泥底,就大指薄旋而上,即成一柸、碗之形。(初学者任从作费,破坯取泥再造。)功多业熟,即千万如出一范。凡盔冒上造小坯者,不必加泥,造中盘、大碗则增泥大其冒,使干燥而后受功。凡手指旋成坯后,覆转用盔冒一印,微晒留滋润,又一印,晒成极白干,入水一汶,漉上盔冒,过利刀二次。(过刀时手脉微振,烧出即成雀口。)然后补整碎缺,就车上旋转打圈,圈后或画或书字,画后喷水数口,然后过锈。
凡为碎器与千钟粟与褐色杯等,不用青料。欲为碎器,利刀过后,日晒极热,入清水一蘸而起,烧出自成裂文。千钟粟则锈浆捷点,褐色则老茶叶煎水一抹也。(古碎器,日本国极珍重,真者不惜千金。古香炉碎器不知何代造,底有铁钉,其钉掩光色不锈。)
凡饶镇白瓷锈用小港嘴泥浆和桃竹叶灰调成,似清泔汁(泉郡瓷仙用松毛水调泥浆,处郡青瓷釉未详所出),盛于缸内。凡诸器过釉,先荡其内,外边用指一蘸涂弦,自然流遍。凡画碗青料总一味无名异。(漆匠煎油,亦用以收火色。)此物不生深土,浮生地面,深者堀下三尺即止,各省直皆有之。亦辨认上料、中料、下料,用时先将炭火丛红煅过。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上者每斤煅出只得七两,中下者以次缩减。如上品细料器及御器龙凤等,皆以上料画成,故其价每石值银二十四两,中者半之,下者则十之三而已。
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诸邑者为中,丰城诸处者为下也。凡使料煅过之后,以乳钵极研(其钵底留粗,不转锈),然后调画水,调研时色如皂,入火则成青碧色。凡将碎器为紫霞色杯者,用胭脂打湿,将铁线纽一兜络,盛碎器其中,炭火炙热,然后以湿胭脂一抹即成。凡宣红器乃烧成之后出火,另施工巧微炙而成者,非世上朱砂能留红质于火内也。(宣红元末已失传,正德中历试复造出。)
凡瓷器经画过锈之后,装入匣钵。(装时手拿微重,后日烧出即成坳口,不复周正。)钵以粗泥造,其中一泥饼托一器,底空处以沙实之。大器一匣装一个,小器十余共一匣钵。钵佳者装烧十余度,劣者一二次即坏。凡匣钵装器入窑,然后举火。其窑上空十二圆眼,名曰天窗。火以十二时辰为足。先发门火十个时,火力从下攻上,然后天窗掷柴烧两时,火力从上透下。器在火中其软如棉絮,以铁叉取一,以验火候之足。辨认真足,然后绝薪止火。共计一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附:窑变 回青
正德中,内使监造御器。时宣红失传不成,身家俱丧。一人跃入自焚,托梦他人造出,竞传窑变,好异者遂妄传烧出鹿、象诸异物也。又回音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上料无名异出火似之,非大青能入洪炉存本色也。”
从以上文字,结合本文主题,我们可以了解以下两点:
1、景德镇瓷器生产及销售在全国的地位
宋应星说,全国瓷器大户,“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又说:“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很显然,景德镇是以中国瓷都的地位影响国内外。
2、景德镇制瓷工艺及葫芦窑在景德镇瓷器生产中的地位
宋应星在书中较详细地专门介绍了景德镇瓷器生产的工艺过程,包括泥料的来源和制备,瓷坯的成型加工,釉料的制作和施釉,青花料的选取、加工和运用,瓷坯的装匣和在葫芦窑的烧成。宋应星在最后的总结是:“共计一杯功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而在明代瓷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葫芦窑担负着瓷器的最后烧成。
著名的古代陶瓷史著作《南窑笔记》,作者佚名,成书当在清雍正乾隆年间。该书较详细的记述了明代及清乾隆以前景德镇烧造瓷器的情况,并涉及元代以前景德镇以外地区的某些名窑。被公认为清代重要的陶瓷史专著。在《南窑笔记》中,只记述了“葫芦窑”这一种窑,从此也可以看出葫芦窑在明代至清初在景德镇制瓷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南窑笔记》记葫芦窑的文字如下:窑形似卧地葫芦,前大后小,如育婴儿鼎器也。其制用砖周围结砌,转篷如桥洞。其顶有火门、火窗、库口、对口、引火处、牛角抄、平风起、末墙、火眼、过桥处、鹰嘴、余堂、靠背,以至烟冲。深一丈五尺,腹阔一丈五尺。架屋以蔽风雨。烟冲居屋之外,以腾火焰。凡坯入窑,俱盛以匣,上下四围,俱满粗瓷卫火,中央十路位次,俱满细瓷。火用文武,经一昼夜,瓷将熟时,凡有火眼处,极力益柴,助火之猛烈十余刻,名曰上燯。用铁锹从火眼出坯片,验其生熟,然后歇火,缓去门砖,俟冷透开之,便无风裂惊破之患矣。每窑计柴三百余担,盖坯胎精巧,成于各工,物料人力可致。而釉水色泽全资窑火,或风雨阴霾,地气蒸湿,则釉色黯黄惊裂,种种诸疵皆窑病也。必使火候、釉水恰好,则完美之器十有七八矣。又有窑变一种,盖因窑火精华凝结,偶然独钟,天然奇色,光怪可爱,是为窑宝,邈不可得。抑窑有位次,釉有盆口,试准得宜,方得全器,其责在满窑工人。再窑之倾倒爽毒,疏密失宜,其任乃把桩之匠,故窑以把桩、火候、位次为主。次则装坯工、驼坯工、掇坯工、进火工,俱能妥协,器皿必有可观者矣。景镇结窑系魏姓世代专业,他姓不传,窑经数火,必须重结。再窑变乃白釉变色者次,颜色釉变者为希有。
《南窑笔记》较之《天工开物》,更详细地记载了葫芦窑的结构和烧成。
从中国古代著名文献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葫芦窑在中国传统瓷窑中的极重要的地位。
二、景德镇明代葫芦窑是景德镇御窑和民窑普遍使用的瓷窑
历年的瓷窑址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明代葫芦窑是景德镇御窑和民窑普遍使用的瓷窑。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公布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03年,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葫芦窑遗存。出土窑炉遗存一组六座,均为葫芦形窑,坐东朝西,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窑体皆由楔形红色窑砖砌成,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和护窑墙等组成。当时清理出来的四座,窑门、火膛、前室尚完整、清楚。窑门宽0.7~0.75米,呈“八”字形圆角左右向外延伸,与邻窑窑门的外延部分相接,构成一直墙;火膛平面作半圆形,进深(长)1~1.1、宽3.12~3.4米,低于窑床前沿0.5米左右,火膛与窑床构成的左右两角以砖封砌,与窑床前沿持平,内侧多挂满较厚的“窑汗”;前室平面亦呈半圆形,与火膛平面构成一个圆形空间,直径3.4~3.6米,窑床前低后渐高,倾斜度约6度左右;护窑墙以红砖、匣钵片等贴窑壁外侧立砌。
这组窑炉遗存是一个整体,均叠压在明宣德早期地层之下,窑床内的前边有一道用明洪武早期的残瓦等材料砌筑的挡土墙。因此,这组窑炉遗迹的年代应为明洪武中期至永乐时期,规模宏大,砌制规整、讲究,有力展现了当时御窑的兴旺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景德镇御窑遗址考古发掘被列入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著名的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了明代成组的葫芦窑遗存,正表现出葫芦窑的神奇。
湖田古瓷窑址,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4公里的竟成镇湖田村内。兴烧于五代,历宋、元至明代隆庆、万历间结束(约907年~1620年),是景德镇延续烧造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大型窑场。
湖田古瓷窑址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文献记载。40年代初,英国学者又将湖田窑介绍到欧洲,并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古瓷窑址。1959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2年考古发掘,在湖田古瓷窑遗址发现明早中期葫芦窑遗存,该遗存在乌泥岭东90米处,窑长8.4米,除火膛保存较好之外,东窑壁已被破坏。就半壁窑墙来看,腰部内折,分前后两室,前宽后窄(3.7~1.8米),前短后长,形似葫芦,坡度4°~10°,与元后期窑炉相似,仅形体较小而已。如按窑墙绘制复原图,它与《天工开物》一书的瓷窑插图相同。在当年,窑的两侧很可能有投柴孔,但由于窑壁残存无几,已无法辨认。该窑迭压在元代地层之上,窑顶塌砖下为明早中期的青花瓷器,故为元以后至明早中期(约景泰、天顺之间)的窑炉。
景德镇丽阳瓷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西南约21公里丽阳乡彭家村和丽阳村之间的瓷器山和碓臼山,南侧即为昌江。2005年7~10月,由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该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瓷器山西坡和碓臼山南坡发掘面积分别为610、189平方米,总发掘面积约800平方米。在碓臼山南坡揭露出元代龙窑窑炉一座,在瓷器山西坡揭露出明代早期的葫芦形窑炉一座,出土了一批青瓷器、青花瓷器、白瓷器、仿龙泉釉瓷器、仿哥窑瓷器和紫金釉瓷器。器型有碗、盘、高足杯、罐、执壶、炉和盏等。
发掘表明,这是一处范围较大,生产时间从元代到明代,景德镇市区以外一处相对集中的瓷器生产地。瓷器山西坡明代窑炉的发现填补了在景德镇御窑遗址发现的明初葫芦形窑和湖田窑址发现的明代中期葫芦窑之间的空白,完善了葫芦形窑炉的演变序列,印证了《开工开物》对葫芦形窑炉形制的记载。
瓷器山明代葫芦窑位于丽阳乡洪家村委彭家村瓷器山的西坡,南侧约300米处即为昌江,东距碓臼山龙窑约500米。
葫芦窑整体的基本形状保存较好。平面呈葫芦形,窑炉残长11米,其中窑床斜长9.6米,窑床平面坡度为9°。窑顶已倒塌,部分护窑墙和窑壁被晚期墓葬破坏,窑门外侧略有残缺。根据窑炉的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分为窑前工作面、窑门、火膛、窑床、窑尾、窑壁和护窑墙七个部分。
窑前工作面略高于窑门,由纯净细腻的灰黄色土铺垫压实而成。
窑门平面呈“八”字形外弧撇,外高内底呈缓坡状与火膛相连,相连处保存有两个并列覆置的漏斗形匣钵,应为封门之用。门道垫土同窑前工作面由于靠近火膛,色泛青,较坚硬。残长0.6、宽0.62、残高0.3米。
火膛平面呈扁半圆形,进深0.69、宽3.6、残高0.57米。火膛内残存大量木材燃烧后的灰烬,底部因高温作用形成青灰色的烧结面。火膛左右两角呈斜坡状堆积中,堆积由废弃的匣钵、碎窑砖及窑渣组成,表面已经被高温烧结,显然为拢火之用。在火膛后有一道宽约0.24、高0.52米纵向错缝平铺叠砌而成的砖砌墙,靠火膛的一侧粘结有窑汗。墙后即为窑床。
窑床在平地垫成,下面先垫一层较厚较纯净的土层,再在上面铺一层沙。窑床共有三层烧结面,应为多次维修烧结所致。窑床平面呈“8”字形。分前、后两室,前室窑床坡度为4°,长1.63、最宽处约3.6米,与火膛合成一个近圆形的空间;后室窑床长7.16米,前部较陡后部渐缓,坡度分别为13°和6°,窑壁上部基本被毁,部分留有1~层窑砖,但整体轮廓清晰,两壁外撇,最宽处约3.4米。两室束腰处宽1.98米。
窑尾圆收。残高0.3米。未见烟囱迹象。
窑壁内弧,残高约0.25米。
护窑墙宽约0.15~0.5米,用经过挑选的岩石块紧贴窑壁外侧砌建,岩石大小不一,以砌放整齐为标准。现存最高处约0.8米,能起到加固窑炉和保温的作用。
考古发掘表明,在景德镇最著名的古瓷窑遗址都发现有明代葫芦窑遗存,就此也可见葫芦窑的神奇。
三、景德镇明代葫芦窑是取得辉煌制瓷成就的中国传统瓷窑
对于景德镇明代的制瓷成就,《中国陶瓷史》作了以下精辟的总结和评价:“明代景德镇所产的瓷器,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销路广。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这是说明产量大,销路广。从品种和质量来说,景德镇的青花器是全国瓷器生产的主流;以成化斗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制瓷史上的空前杰作;永乐、宣德时期铜红釉和其他单色釉的烧制成功,则表明了当时制瓷工匠的高度技术水平。”“景德镇在全国处于瓷业中心的地位,它不仅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而且还担负了宫廷御器和明政府对内、对外赐赏和交换的全部官窑器的制作。”
《南窑笔记》详细地记述了明代的葫芦窑,同时也记述了明代各时期著名的窑器,其所记虽不能反映明代景德镇窑器的全貌,但我们从中也可以领略到明代葫芦窑烧制品的风采和葫芦窑烧成的辉煌成就。
(一)《南窑笔记》:“永乐窑:有永乐甜白脱胎撇碗,此最轻者。有最厚者,有青花压手杯,底内俱有篆书‘永乐年制’四字,多涩足。今仿造者,多青花为上,脱胎脆薄,造作维艰,且不适用。”
永乐窑是指明永乐年间的景德镇官窑。
1、明永乐甜白瓷
在元代枢府瓷的基础上,景德镇明代白瓷的制作有了进一步发展,明永乐朝景德镇御窑所创烧的半脱胎白瓷,胎薄釉莹,给人以甜净的感觉,人们称此种白瓷为“甜白瓷”。
明万历年间王世懋《窥天外乘》记:“宋时窑器,……。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同时期的黄一正《事物绀珠》也作了相同的记载。此后“甜白”称谓沿用下来。
也有人称此种白瓷为“填白”,是指在此白瓷上,可以填彩绘,以薄胎而有暗花者为上。
2、明永乐青花压手杯
从明永乐朝开始,景德镇的青花细瓷又出现了新的高峰。
永乐、宣德青花瓷胎质细腻洁白,釉层晶莹肥厚,青花使用进口钴料“苏麻离青”而色泽浓艳。
永乐青花压手杯是明永乐年间创烧的青花名品,明末谷应泰的《博物要览》对其有详细描述和评价:“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
此杯撇口,大小适中,拿在手中正好将拇指和食指压住,同时此杯下部胎体渐厚,手握有沉甸稳重的感觉,故名“压手杯”。
“压手杯”有“永乐年制”篆体青花款,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景德镇官窑款。
(二)《南窑笔记》:“宣窑:青窑虽出于永乐,而宣德为盛,故青花有三种:龙凤、人物、诗句,俱成宣窑一种,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青花有渗青、铁皮锈者。盘足内涩胎无釉。又有霁红、霁青、甜白三种尤为上品。今仿宣间亦有可观,霁红釉用白釉、麻仓釉为主,入红铜花、紫英石配合,加乐平绿石、火青少许,宜烧于秋冬风霜,窑百不得一,故一切釉水以霁红为难。旧红名鲜红,又名宣烧,盖珍重之也。霁青用元子料配釉。甜白以麻仓为主,俱为难得者。”
宣窑是指明宣德年间的景德镇官窑。
1、明永宣青花瓷
对于明永乐、宣德时的青花瓷,《中国陶瓷史》评价:“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被称为我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南窑笔记》中所提到的青花料为中、西亚伊斯兰地区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绘制的青花纹饰经适当的烧成温度和气氛,呈色浓艳,并常带有黑铁纹之点,成为明永宣青花瓷的显著特色。
2、霁红瓷
用适量的铜粉配制的釉料,在高温还原气氛中可以烧成鲜艳的红釉瓷。其烧成难度大,是我国颜色釉瓷的名贵品种。
“霁”为雨后或雪后呈现的天空景象,“霁红”为比喻性的描述。《南窑笔记》记霁红瓷“旧红名鲜红,又名宣烧”,即指前人把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的景德镇烧制的纯正鲜艳的红釉,称为“鲜红”,并“以鲜红为宝”。由于红釉瓷常用作祭器,所以也有“祭红”的称谓。
3、霁青瓷
《南窑笔记》中指的霁青,也称霁蓝,是一种色调深艳的高温蓝釉。霁青釉是在石灰釉中掺入适量的钴料而烧成蓝色。其特征是釉面不流不裂,色泽深沉,色调浓淡均匀,呈色稳定。由于被用作祭器,所以也称为祭蓝。
古人趋同《南窑笔记》的评价,将永乐、宣德窑的霁红、霁蓝和甜白视为高温颜色釉的“上品”瓷。
(三)《南窑笔记》:“成宏窑:宏治多素白,素花者少。成窑淡描五采精雅绝伦,有鸡缸杯、高士杯、锦卉堆各种,其内用淡青镶方款。今仿造者,增入洋色,尤为鲜艳。”
成宏窑指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景德镇官窑。用“宏”字,是为了避讳清高宗弘历的名字。
1、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高士杯
《南窑笔记》记“成窑淡描五采精雅绝伦”。“淡描”指淡描青花,“五采”指釉上彩绘。这种明成化釉上釉下的“斗彩”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著名的瓷器品种。在景德镇御窑制作的白坯胎上,用成化时期特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作轮廓线,在葫芦窑烧制成半成品,然后以艳丽的红、绿、黄、紫等颜料,填在釉上,经低温第二次烧成,姹紫嫣红,精细典雅。
早先的文献将这种成化斗彩瓷称为“成化五彩”、“成窑五彩”或“青花间装五色”。最早使用“斗彩”这一名称的正是《南窑笔记》,该书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填者,青料双勾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其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填出者是也。”
鸡缸杯是成化斗彩最著名的代表作。因杯形象缸,杯身绘子母鸡而得名。
成化斗彩鸡缸杯胎质细腻纯净,胎体轻薄如纸,釉质莹缜如玉。釉下青花料使用产于江西乐平的平等青(陂塘青),呈色淡雅青亮,和永乐、宣德浓艳青翠的苏麻离青截然不同。杯底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为青花双方框。
如果以商场价格来衡量成化斗彩鸡缸杯的价值,有以下记录:
①、明代万历《神宗实录》记:“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
②、明代万历沈德符《野获编》记:“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
③、公元1999年4月,在香港的苏富比举办的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2917万元港币的天价,成为当时中国古代瓷器在拍卖市场上成交的最高纪录。
④、公元2014年4月8日,玫茵堂珍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2.8124亿港元成交,又一次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记录。
(四)《南窑笔记》:“正德窑:多黄地绿龙、青花龙凤,不如成宣、成远矣。今仿造有黄绿数种。”
正德窑是指明正德年间的景德镇官窑。
其成就虽不及宣德窑、成化窑,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和青花及色釉结合的彩瓷有刻填绿釉、釉上五彩、釉上红绿彩和青花红绿彩、青花黄彩等,还创制了素三彩。
正德青花使用的青料更多的是江西上高县出产的石子青,由于含锰量较高,所以青花色泽浓中带灰,是正德的典型器。
(五)《南窑笔记》:“嘉万窑:嘉窑料用回青,故浓翠红艳。多龙、凤、梵书、鱼、鸟花样,但画工精重,不能比于宣、成窑。万历窑又次于嘉窑。今仿造只能依其款范、花样,虽有青料,不逮于回青远矣。”
嘉万窑指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景德镇官窑。
嘉万时期是明代烧造官窑器最多的时期。据文献记载:嘉靖十年至三十三年,共烧造五十三万四千八百二十一件。嘉靖三十三年至三十八年,共烧造十二万七千二百一十件。隆庆五年,烧造了十万零五千七百七十件。万历十年,烧造了九万六千六百二十四件。万历十九年,烧造了二十三万九千件。据以上不完全的统计,这个时期,景德镇烧造的官窑器达百万件之多。这些瓷器大部分是青花瓷、五彩瓷、单色釉瓷,也有少量的斗彩瓷。
大量青花瓷使用的青花料是用进口的回青和国产的石子青配合而成,呈现出一种蓝中微泛红紫而浓艳的色泽,和永宣、成化、正德的青花都不相同。万历早期的青花瓷,与嘉靖器的风格基本相同,中期以后,因回青供应断绝,改用浙江出产的浙料,青花色不如嘉靖器浓艳,但给人沉静、幽雅的感觉。
从《南窑笔记》所揭示的明代景德镇窑辉煌的制瓷成就,我们会由衷地赞叹《南窑笔记》专门记载的景德镇明代葫芦窑的神奇。
四、景德镇明代葫芦窑是带有神秘色彩的中国传统瓷窑
景德镇葫芦窑在元代民窑中已有使用,明代是其全盛期,按照《天工开物》和《南窑笔记》的写作时代推断,葫芦窑在明末以至清代雍正及乾隆初年还在使用。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督陶官唐英奉旨编撰《陶冶图说》,其说未提葫芦窑,而说:“窑制,长圆形为覆瓮,高宽皆丈许,深长倍之。”这已是小型蛋形窑的型制。如果从元代中晚期算起,到清乾隆初年,葫芦窑的使用长达400多年。
景德镇葫芦窑的诞生和持续发展,表现了景德镇瓷工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显示了制瓷窑炉辉煌的科技成就。
对于景德镇明代葫芦窑的诞生、发展及其窑炉结构、烧成技术的特点有两个较为权威的论述:
1、1985年,李国桢、郭演仪著《中国名瓷工艺基础》:“(瓷器)制作工艺过程中,窑炉结构和烧成技术是影响最大的关键技术。景德镇窑的发展过程,很可能是在龙窑的基础上先形成元末明初时期的葫芦形窑,然后逐渐形成小型蛋形窑,清末至今,随着瓷器产量的不断扩大,已由原来小型的蛋形窑改为至今仍继续采用的大型蛋形窑。”
2、2004年第4期《文物天地》刊登,刘新园、权奎山、樊昌生著《发掘景德镇明清御窑》:“(御窑遗址)这类葫芦形窑炉是在龙窑的基础上发展、改进而来的,吸收了馒头窑的一些优点,较普通的龙窑要进步,更容易掌握升温、降温的速度和烧成气氛,适合于烧制釉中氧化钾含量较高的瓷器,这类葫芦形窑在景德镇元代民窑中已见使用,在御窑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这对研究景德镇明初御窑的烧成技术及其与民窑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以上论述包含以下重要内容:
1、葫芦窑是在龙窑和馒头窑的基础上,结合两者的优点而创制的。
2、葫芦窑的结构和烧成技术有其特点和长处。
对以上论述,毋庸置疑,但是,对葫芦形窑的结构及发展,我们却也有疑问:
葫芦窑两个圆形的窑室,中间相连处产生了折腰,这在实际上增加了挛窑和满窑的难度,而且中间折腰对烧成来说,也达不到馒头窑半倒焰的效果。事实上,这个折腰后来也消失了,出现了小型蛋形窑。那为什么从龙窑、馒头窑,经葫芦窑发展到蛋形窑,中间葫芦窑的持续时间长达400多年之久呢?这里面好像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我们推想后的结论是:葫芦形窑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受到了中国葫芦文化的深刻影响。
1、中国葫芦文化源远流长
葫芦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在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考古中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中国人所说的葫芦和瓜同族,是葫芦科葫芦属爬藤植物结出的果实,一般形态为上下两个圆形球体,中间细腰相连。这种果实新鲜时外皮呈嫩绿色,可以食用;成熟变硬发黄后有多种用途。
葫芦在中国古籍里被称作“瓠”、“匏”、“壶”、“甘瓠”、“壶卢”等。《诗经》里有诗句:“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唐代冯挚《云仙杂记》中出现了“葫芦”一词,葫芦是作为一种盛器。明李世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的葫芦名称有“悬瓠”、“蒲卢”、“茶酒瓠”、“药壶卢”、“约腹壶”、“长瓠”、“苦壶卢”等七种。
如果以上所记反映的是“葫芦”作为食物、药物、用具的实用功能,那么“葫芦”和文学、艺术、民俗、宗教的结合,则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葫芦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秘多采的一个组成部分。
2、中国葫芦文化内涵深广
围绕葫芦生长、外形、性能、功用乃至名称读音等方面的特点,人们不断创造、丰富着葫芦文化的内涵,反之内涵深广的葫芦文化又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葫芦不仅是一种自然瓜果,而成为了一种人文瓜果。其深厚广泛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以葫芦为母体象征,祈求人丁兴旺、多子多福。葫芦立起来如一位大肚女人形象,浙江嘉兴大坟崧泽文化遗址就出土有女性人首葫芦瓶。《诗经》中说:“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葫芦多籽,繁殖力强,正好符合人们祈求人丁兴旺、多子多福的愿望。
②、男女婚礼喝合卺酒,象征阴阳和合,幸福圆满。卺是盛酒的瓢,将一个葫芦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成婚时各执一个系红绳的瓢盛酒,交杯对饮。这是古代成婚时的一种仪式。
③、葫芦是医药袪病的象征。汉语中有“悬壶济世”的成语,“壶”即“壶卢”,也就是葫芦。葫芦里装得就是治病的药,神医华佗给人治病,随身带着葫芦。
④、葫芦是宗教文化中的宝物。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炼丹派致力于炼养金丹,以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符箓派重符咒、祈禳,解除苦难,求得福泰。葫芦的特征使之成为道教的宝物。道教传说中的铁拐李所带法器就是葫芦,里面装有太上老君那里炼出的金丹。葫芦和金丹都法力无边,葫芦成为道教“暗八仙”之一。佛教八吉祥,又称佛教八宝,罐(瓶)是其中之一。清朝乾隆皇帝陵寝两壁所刻的“八宝”中就有一腰缠绶带的葫芦罐。罐(瓶)寓意佛法深厚坚强,聚福智圆满充足,如宝瓶般无散无漏。各地的道观及佛庙也多以葫芦作为屋脊宝顶。葫芦口小肚大,不透明,给人以神秘感,宗教传说赋予其无穷的法力。由此,在民间世俗生活中,葫芦也成了驱灾辟邪、袪病健体的宝物,在居室大门、床头悬挂。
⑤、葫芦的谐音,使其成为一种吉祥物。“葫芦”谐音“福禄”,为人带来福气和财富。葫芦多籽,枝茎“蔓带”谐音“万代”,寓意“子孙万代”。用红绳串绑五个葫芦悬挂,称为“五福临门”。
3、从御窑器葫芦形瓶的盛行看皇帝对葫芦文化的崇信
葫芦形瓷瓶,由于人们赋予了它吉祥寓意,加上其器型和汉字“吉”相似,所以又称“大吉瓶”。
景德镇元代创烧的成熟的青花瓷中就有葫芦形瓶。
在葫芦形“瓷窑”全盛时期的明代,皇帝御窑器葫芦形“瓷瓶”的烧造也同样盛行。其最为突出的是嘉靖年间,嘉靖皇帝崇尚道教,所以道教圣物葫芦瓶在御窑大量生产。器型有方、有圆,方者有四方、六方、八方等,其中的上圆下方造型,象征天圆地方。葫芦瓶纹饰多结合道教的八卦、八仙、暗八仙、云鹤等。
清代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葫芦形瓶继续大量烧造。《雍正道装双圆一点图》,在身着道装的雍正皇帝和道士之间,就画有一个冒着紫气的葫芦瓶。乾隆时期,御窑器葫芦瓶烧造的产量及品种都超过了前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中国葫芦文化的丰富及影响。
作为烧造瓷器的葫芦窑,其特征和中国葫芦文化的内涵及表现正相吻合。
①、瓷由窑生,对于一窑瓷器而言,窑炉犹如母体,就像葫芦里孕育的众多葫芦籽。人们以葫芦为人丁兴旺,万代绵延的象征;对于瓷窑,人们希望它窑火兴旺,代代相传。
②、葫芦是道佛的灵物,神秘而法力无边;人们希望依靠葫芦窑“窑变”的“法力”,烧造出一窑窑精美的瓷器。
③、葫芦是“福”和“禄”,是吉祥的象征;人们利用葫芦窑烧造瓷器,期望每一次窑都是太平之窑,招财进宝之窑。
为此,我们找到了葫芦形瓷窑为什么能延续400多年的一种答案,这就是:景德镇葫芦窑的长期延烧是因为受到中国葫芦文化的深刻影响。
景德镇明代葫芦窑是神奇的中国传统瓷窑。2010年,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复建复烧了明代葫芦窑,在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进程中,续写了一页神奇的新篇章。葫芦窑的复建复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反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众多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拍摄了《复活的葫芦窑》(上、下集)专题片,在央视热播。
为让更多人了解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当年复建复烧明代葫芦窑的工作和活动,本文将笔者当时一篇汇报讲话附录于后。
附录:
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明代葫芦窑
复烧点火仪式上的讲话
周荣林
(2010年10月1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今天清晨,唐国强先生为我们题写了“历代瓷窑炼就千年瓷都,系列复烧彰显中华文明”的条幅,这两句话高度概括了景德镇千年瓷窑的辉煌成就和我们今天复烧活动的重大意义。在此,我谨代表陈武平董事长和古窑民俗博览区的全体员工向唐国强先生和出席今天仪式的纯一法师、各级领导、各位嘉宾、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得到中共景德镇市委、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今年1月21日,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景德镇市文化局联合举办“景德镇传统瓷窑保护利用暨明代葫芦窑复烧”的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云集,隆重热烈。景德镇明代葫芦窑的复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浪网、香港有线电视台等几十家新闻媒体广泛报道。
2010年4月13日,景德镇市文化局下达了《关于成立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团的通知》,对加强领导,科学决策,搞好景德镇明代葫芦窑的复烧,推动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起到了重大作用。
明代葫芦窑的复烧工作坚持“向世界宣传古镇文化,用科学传承瓷都遗产”的理念,重视科学研究,讲求一流工作。今年1月14日,在古窑民俗博览区举行了“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专家研讨会”。3月21日,16名专家赴湖田古瓷窑址、御窑厂遗址和丽阳乡瓷器山明代窑址实地考察了明代葫芦窑窑炉遗存残体。在此基础上,由景德镇市窑炉学会的专家开始绘制图纸。4月30日,举行了“景德镇明代葫芦窑窑炉营造专家论证会”,对窑炉图纸进行了专家论证。2010年7月9日,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挛窑开工典礼在古窑民俗博览区隆重举行。9月下旬葫芦窑挛窑工程胜利完成。
古窑民俗博览区营造修复的葫芦窑为明初洪武年间葫芦窑的型制。窑炉营造的历史和科学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景德镇的明代葫芦窑遗址遗存;二是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的明代葫芦窑插图及说明文字;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统的挛窑技艺。挛窑使用的窑砖和挛窑泥也是传统材料,运用传统技艺专门制作。充分体现了“用科学精神传承瓷都文化遗产”的原则和理念。
这次和明代葫芦窑点火复烧同时进行的清代镇窑(第3窑)复烧,是在2009年10月19日镇窑首窑复烧和2010年6月12日镇窑第2窑复烧的基础上进行的。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2010年6月12日全国文化遗产日承办了《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高层论坛》,10月18日又举行了《中华瑰宝 窑火传承——海峡两岸景德镇明清瓷窑论坛》。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不仅有传统瓷窑复烧实践上的创举,同时有学术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为论坛题写的《中华瑰宝 窑火传承》会标是海峡两岸共同弘扬中国陶瓷历史文化的见证。
古窑民俗博览区还将复烧元代馒头窑和御窑厂六式窑,把系列复烧景德镇历代瓷窑的活动延续下去,不断提高保护传承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工作水平,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天点火后,我们复烧团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窑工们将夜以继日的劳作,彰显灿烂历史文化的熊熊窑火将照亮瓷都的夜空,10月22日开窑带给我们的必然是成功的喜悦!
参考引用图书资料: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明崇祯十年刻本
2、清•佚名:《南窑笔记》,国家图书馆古籍文献丛刊影印旧钞本
3、刘新园、权奎山、樊昌生:《发掘景德镇明清御窑》(载《文物天地》2004年第4期)
4、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考古队:《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载《文物天地》2005年第9期)
5、刘新园、白焜:《景德镇湖田窑考察纪要》(载《文物》1980年第11期)
6、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江西景德镇丽阳瓷器山明代窑址发掘简报》(载《文物》2007年第3期)
7、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
8、吕成龙:《古代陶瓷》,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9、陈润民:《皇宫御用明永乐宣德青花瓷》(载《文物天地》2004年第4期)
10、何懿行:《炉火纯青——嘉靖及万历官窑瓷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出版,2009年10月
11、李国桢、郭演仪:《中国名瓷工艺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
12、董健丽:《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鉴赏》(载《文物天地》2015年第5期)
13、牟钟鉴:《中国道教》,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