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故事,你有老茶花碗吗?

来源:  发布:  发布时间:2018-04-16 08:07:24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

古窑有一碗,芳名“老茶花”,

名声镇四海,愿君来“采摘”!

  无论你从哪儿来,只要进了古窑,都能被一只会“唱歌”的碗吸引,不信你听~~

  它可不是一般的碗,而是一只地地道道的明星碗,不信你看~~

  获过奖杯,上过央视,如果有人再说它普通,古窑人不答应。

  其实每天面对着这么有分量的碗,窑窑心里有着和大家一样的疑问,那就是老茶花碗的由来?为了满足自己和大家的好奇心,窑窑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古窑1号作坊请到里面年龄最长的冯师傅,由他来跟我们讲述老茶花碗的民间来历,喜好故事的你有“听”福咯~~

  在以前,茶花碗又叫做“渣胎碗”。景德镇大坯房的老板发现自己的坯房里每个月都有许多泥脚料、坯脚料被清理倒掉,觉得很可惜。于是,就交代瓷工们将这些下脚废料收集起来,用有杂质的下脚泥做坯,用釉果加三灰做釉,烧窑时放在最旁边,做一些粗瓷碗作为福利发给瓷工。

  渣胎碗上的“刀字纹”作为一种特殊的装饰图案,是一种快速绘画的图案,是应运普通百姓对实用器皿的需求而产生的。因为正统的青花图案,绘制难度大,而且绘画的师傅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才能从业,普通百姓很难承受,但白瓷又显苍白,所以为了让白瓷看起来不要那么单调,又能够快速绘成,适合大批量高速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于是产生了“刀字纹”青花图案,从而成为了古代民窑的代表作品。

  早在宋代,安徽省繁昌县柯家寨就是一个烧造瓷器的地方,史称“繁昌窑”。明朝万历年间,有一次他们偶然烧出一件色如玳瑁,形如寿翁的瓷器。地方官吏便忙不迭地进献给神宗皇帝。皇帝大喜,下旨要“繁昌窑”再烧造一百件同样的瓷器。瓷工们知道大难临头了,纷纷携家外逃,有些就跑到了邻省的景德镇,仍操旧业谋生。

  因为初到景德镇,人地两生,又缺资财,只好利用坯坊中清出的下脚废料做些粗瓷碗,再画上青花去烧,藉此卖钱糊口。他们虽流落景德镇,但念念不忘家乡,因而在瓷碗坯胎上绘画时,就以“柯”字为师,以作贞示。字越写越草,图也越画越脱形,以至于有人说是“刀”字纹,有人说是“茶花”纹;有人说是“秋苇”纹,有人说是“蔷薇”纹。这种由青花的粗细线条勾画点撇的抽象纹式,谁也看不懂,所以在江浙一带称之为“鬼画符”。然而繁昌人却能解读其中之谜,它传达了“唯有山茶偏耐久,两地蒹葭昨溯伊,东风且伴蔷薇住,青白无言告家翁”的游子情愫。就连明代大画家徐渭也评论说这是“直抒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毫无烟火酸馁之气,实乃为书画一体之绝妙文章”。

  无论哪个版本,老茶花碗都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间文化信息。而现在,老茶花碗是不少文人墨客的心头好,是追求文化价值的缩影。

  亲爱的朋友,我有故事,你有老茶花碗吗?

不管你来不来景德镇

都要听这首歌

《让爱复烧》

分线

窑窑:一把火(编辑)
萌
萌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